• 2

失焦的家長座談會

lcc wrote:
在班上有一兩個孩子,常常在課堂上說些無關緊要甚至是髒話,從一二年級開始就是如此。這一兩天,我狠下心將他們隔離至班級後方的座位,雖說我有告訴他們等他們表現正常後,我會在將他們調回原位,但我內心對於他們還是感到不太舒服,有種罪惡感,但,這是我為了大多數同學所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了。

若你為了這一兩個孩子而感到不太舒服的話,不就也該為了大多數同學感到罪惡了嗎?
因為這一兩個孩子已經影響到大多數同學『專心聽講』的權益了耶。

你該做的事是想出辦法教導他們尊重別人,而不是任由他們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別人。
若這是你目前所能想到最好的辦法,就別責怪自己了。
但你可以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直到思考出更好的辦法來。

對不起,我的想法比較古怪,還請你請見諒。
樓主大大:
關於學生成績的表現,和學生本身有很大的關係。家長們重視成績,應該要請家長自己針對家裡的小孩想出對策才是,而不是將責任推給老師。我相信當老師的人,成績都不算差,要老師去考試應該也都不是問題。但是學生的成績和他自己努力的程度有絕對相關,老師要做的事將知識傳授下去(傳道、授業、解惑)。至於要不要念?和孩子、家長有絕對相關。試想:可以將班上成績不好的責任歸咎於成績好的孩子不夠努力嗎?老師,先將你的腳步踩穩吧!你認為孩子要得到快樂,就不必在意家長們或學校要求成績,更別要求家長要關心孩子快不快樂;多去想一些讓孩子快樂的方法,你也會比較快樂。至於家長的反應,你可以建議家長多去想一些有效的方法提供你參考,由你來決定要不要配合。至少我是這樣對我班上的家長說的。如果你班上的成績是全學年最差,那就承認吧!反正總是要有人墊底,知道自己一定會墊底就不會有壓力了。至少我是這樣帶我的班。如果你有理想,就照自己的理想去做吧!孩子們比家長來得敏感,而且可以知道你在做的是什麼,也會感受到你的用心,成績一定會有起色的,因為孩子是在乎你的。家長們常常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只知道要和別人比較,至於基準在哪?他們更是不知道。面對沒有方向的家長,他們說出的那些話,只是表現出他們的慌張與不知所措。家長可以不清楚教育的方向,當老師的卻不能不知道該給孩子的是什麼。如果當老師都不能做自己,如何教導孩子呢?先做自己吧!
lcc wrote:
開了家長座談,家長們...(恕刪)


lcc兄 能有這種想法實在是學生之福啊!
小弟也忝為教職
有時也會有這樣的難處
究竟是課業為重 還是學生的快樂為重?
畢竟孩子將來總有一天會面對到現實社會的壓力
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完全無憂無慮生活的
後來小弟終於想到一個重點:那為什麼老師不能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如果我們能夠給他們適度的壓力(給壓力也給支持!)讓他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與做人的道理
這樣不是更好?
我相信一定有辦法讓學生學得更快樂!這才是身為老師最大的挑戰!大家一起在教育界加油吧!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偉大的老師啊!小弟幫您加油!
這種觀念要能普及跟家長認同,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更需要無私的奉獻!
雖然家長座談我一次都沒參加過,但這個觀念我認同!
請加油!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我滿慶幸自己有開明的爸媽
從小到大都沒管過我的成績
只希望我不要變壞、能學到更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高中跟大學希望我不要考到私立的就好
因為學費差滿多的
如果是升學班的國中三年級學生,想要追求「快樂」恐怕很難吧。

每天照三餐考試,考不好就要檢討。有些連在假期間都還要補習。
老師能做的只有加強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讓他們能夠生存下去。
讓他們快樂能有多久?是快樂的考試還是快樂的寫作業/背課文?
我覺得這樣的定義確實有點抽象。

我自己的小孩也已經就學了,他覺得打電動玩玩具最快樂。但這種
快樂在學校是不存在的﹍至少在要背書、寫作業還有要準備考試的
地方很難存在。這問題我早在自己念高中的時候就跟國文老師辯論
過了,她上課時給了許多考試不教的教材,也出了很多指定閱讀或
者剪報的賞析,結果考出來敝班的成績名列前茅﹍倒過來數,其他
被這位老師教導的班級考出來的結果也一樣。

如果家長跟學生都受得了老師這樣的安排學生的教育,看到慘不忍
睹的成績也無所謂的話,我想「讓學生快樂」或許就沒什麼可爭議
的了。

不過,真要說讓學生感覺不快樂的話。把他「孤立」或者「放棄」
,與先前的升學壓力相比,反而可能是更容易的一種方法。
花費了數個星期訓練國語文比賽,昨天本校5項中4項得獎,三個是第一名。
等一下校長說要接見我們,不知會不會是另一個夢魘的開始!
lcc wrote:
開了家長座談,家長們...(恕刪)


版主是不是看了公視的年度大片
危險心靈
有所感觸

如果沒看過 一定要看....


以下引述侯文詠的官方網站

這些話讓我感觸很深

佳句議題
◎ 我們似乎是活在一個恨小孩的國度裡,所有的孩子都是為了成為大人而活著的。堅持孩子的活力、想像簡直是罪大惡極。背負了不成熟原罪的孩子沒有別的選擇,他唯一的出路只能假裝自己就是成人。
◎ 什麼時候孩子的聲音才會被整個社會聽到?明明是不對的事情,為什麼還要繼續錯下去?難道大家都真的不在乎嗎?
◎ 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嘻笑聲的教室,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
◎ 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相互憎恨,鬥爭、殺戮……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
◎ 我驚心動魄地體會這一段完全不一樣的日子,我其實一點都不討厭不一樣的日子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種不一樣讓人有種走投無路的感覺……
◎ 長大就是累積與擁有?或者,長大意味著不斷地失去?
◎ 我實在不明白,難道我變成了在發動心靈戰爭的恐怖分子?我的挑釁只能逼大家用冷漠當武器來圍堵、反擊我,好讓某種原來他們相信的事情不至於解體?
◎ 人生是不是非得反抗、破壞?會不會所有的理想、熱情與正直只是一種激動狀態?會不會這一切從開始就只是場荒謬的鬧劇?
◎ 反對那些錯的,是不是就代表我們是對的呢?我真的很迷惑……
◎ 除了反對與抵抗,我們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 有沒有人想過,有沒有可能監獄禁錮的只是無形的思想?能夠酷刑迫害的也不只是看得見的刑具?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嘻笑聲的教室,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十二年的禁錮會怎樣改變一個人?如果那一對一對無精打釆、死魚般的眼神讓人聯想到死亡的話,監獄堆積如山的屍體至少還有一張一張的照片可供紀念,而孩子們逝去的那些閃耀著光芒的眼神,我們將要去那裡憑弔?
◎ 教育不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嗎?只要我們的教育還有好老師堅持,哪怕全世界的黑暗都已經成形,哪怕他的身軀多弱小,聲音多細微,都會有許許多多懵懂的孩子看到、聽到的。孩子將會受到啟發,受到感動而長成更多純潔與真誠的心靈。而只要純潔與真誠的心靈存在,我們之間就會有更多的呼應:知識呼應著好奇,熱情呼應著求知,信任呼應著敬重。那時候,現世美好,生命的成長許應我們智慧與關愛,不再有考試、競爭、威脅、懲罰,更沒有憎恨、恐怖……
◎ 他們說,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了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婪。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相互憎恨,鬥爭、殺戮……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敗中失去一切。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is government-Ronald Reagan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