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Kuo wrote:
小弟不才......、不是看的頭暈、就是久了會被
...請幫忙「友善的糾正」一下..
(恕刪)
-->看得頭暈、看的人頭暈
-->友善地糾正
spawnajan wrote:
不要讓中國字變成模棱兩可的火星文...
(恕刪)
-->模稜兩可
應該要推廣開來
有時候 看習慣了真的會以為字是這麼用的
小朋友認為是這樣子..大人也不反對
最後 對的人 變成 錯的人
那就不太好了
有人提到以前唸書的一個課文[差不多先生] 這一個是我在小學學的文章
覺得 現在很多人真的變成差很多....
新世代的人 覺得文字 好玩就好了...所以音同的字都會被拿來亂用
因為好玩..
在加上現在國家的教育水準下.....有很多人真的可以說是現代文盲
他寫的東西 以為大家都看的懂 事實上大家都覺得亂來...
經過多次面試 新進人員 發現會介紹自己的履歷的部份真的是...亂來..錯字就算了
還有一些自己 發明的文字.....
對任何的事不要帶入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事當作別人的事來看待,這樣就可以很理性的把問題解決
但有些情形或許無須過於在意,如:有人將外文以中文字表達並加引號("阿里阿多");或者想以特殊語氣或形式表達其看法時("口"以、"豕者 豆頁");若一篇文章適度以上述方式表達,也能增加閱讀的樂趣;可是要注意別用在關鍵字或專有名詞上,像上面SteveSYU提及的iTunes,若打錯字,會增加搜尋功能的困難度進而浪費網路資源。另外,先前有人倡導的正名運動也相當好,東森購物別打東x購物或"陰"森購物之類的,用以示負責之態將其完整且正確的表達出來吧!
關於minotti所言也有其道理,但我們可採用樓主所說的方法─「友善的糾正」─來提醒打錯字的人,對他們應該也有所助益才是。
行路難,難重陳。行路難,難於山,險於水。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