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教改,該改的是誰的腦袋?

當支持學生國文的文言文比例要再增加的學者(教授或老師)還有影響力時,

教改再等等吧!

因為那些人代表的是保守力量。

minhua0317 wrote:
在某前一篇樓已經歪掉...(恕刪)


剛剛聽到神説:
麻的咧
我的錯
先改我的腦袋
我不該創造人類
讓人類天天吵鬧不休
當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最後一顆樹被砍了、最後一條魚被捕了,人類才會發現金錢原來是不能充饑的/克里族印第安人預言

minhua0317 wrote:
在某前一篇樓已經歪掉...(恕刪)


我只知道以前叫作聯考,現在叫作基測

但是補習班還是那麼多…

1.要進入交響樂團成為其中的一員 需要被檢視甚麼樣的能力??
==> 樂器演奏的能力、對樂理的了解
==> 這應該沒有甚麼爭議

2.要進入球隊成為球員 需要被檢視甚麼樣的能力??
==> 球技、體能
==> 這應該也沒有甚麼爭議

3.要進入學校念書 需要被檢視甚麼樣的能力??


教改的多元入學,個人覺得非常可笑!!
你要進入學校求學,不檢視你的求學成績或成果,
反而去看你在學業外的很多不相干的表現!!


這就像是球隊在挑選球員,
不看球員的球技,
而去要求球員頭髮要抓得好看、外表要有型、唱歌要好聽一樣可笑!!


要檢視學習成果,聯考就是最公正的檢視方法
教改搞七碾三的一堆多元入學方案
不就只是為權貴子女大開方便之門 讓他們不用跟大家一起競爭而已嗎??


現在的教改 已經變成世襲制度的打手了
改成現在的遊戲規則
台灣未來還能在出現三級貧戶翻身當上總統的例子嗎?


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競爭
不管是教改前 用聯考來檢視智育成績的高低
或是教改後 用多元入學來檢視你家裡coco的多寡
都改變不了競爭的本質


不同的是
教改前 只要你努力 你就能在聯考競爭中贏過別人 獲得更好的資源
教改後 不管你再怎麼努力 永遠都比不過別人有個有錢的老爸!!


教改 只是在為世襲鋪路
身處其中的孩子 痛苦從來沒有少過!!
minhua0317 wrote:
所以我才說,政治與教...就像工程上
A不能改,就只好增加B, C, D步驟去完成產品

您可以好好的想想
滿街的補習班
是為了孩子而設,還是為了父母而設?...(恕刪)



首先要聲明一下,敝人很清楚教育亂象歸根究柢在於父母觀念的偏差,只要修正父母的觀念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所以教改初始敝人就判斷絕對失敗(絕非自誇),因為沒有針對問題的根本做修正,其餘的一切必然毫無效果或是有反效果.目前看來似乎應證了當初的想法.
至於敝人的父母也是非常開明,再加上敝人其實是笨學生,考不上一流大學,所以最後是選擇技職體系中我最有興趣的電子電機就讀.實在是幸運之至.

工程上A不能改就只好增加BCD步驟去完成產品,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解決的現在看到的問題,很快卻冒出別的問題,敝人是做軟體的,以前年輕幹過這種蠢事,還好被主管發現之後被逼著找出real cause才真正解決問題.這也才發現A不是不能改,而是敝人心裡怕麻煩沒想去改,當然出包被抓之後我也不會跟主管說都是A的錯.這樣應該會被主管在釘一次.主管也很明確地告訴我,你用的方法是錯的,你必須負責,因為你沒有針對真正的原因去做改善.而你做的BCD也是無意義的,你浪費自己的時間與公司的成本.

我相信教改也差不多,假設A就是父母,A的原因不解決而去做BCD,最後結果就是現在這樣,解決一個問題卻又跑出別的問題,滿街補習班就是證明,而BCD的失敗卻要責怪A,卻不去責怪負責解決問題的人,相信版主也是公司主管,你依然覺得這會是好員工嗎?

2-30年之後我相信教改依然失敗,因為A仍舊存在,你就算做出EFG...XYZ都沒用,這都只能解決眼前表面的問題.而問題的核心A我卻還是沒有看到有任何修正,這也證明BCD就是失敗的.
我不覺得聯考是問題所在

彭教授認為

教育是為了要激發人的熱情

讓我們的孩子可以終身懷著熱情與憧憬

渾身帶勁地活下去。


這是一個心靈層次

建立在不為賺錢和拼鬥的教育目標和社會價值

但如何激盪孩子的全面思考卻是回歸到學校教育

(我想大家都乎略了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時間多過於父母)

父母可以輔助著學校教育,但和教育做矛盾和對立衝撞是不能兩全

我想,基本面的革新才是教改的第一步

sp0609 wrote:
首先要聲明一下,敝人...(恕刪)


你錯了
因為A不會永遠存在

教育是百年事業,不是電腦0與1的世界
現階段存在A,所以用BCD去協助改正
會產生出A+產品
A+不完美,所以還是用EFG去改正
產生出A++
一直循環下去
有一天,A+++++++++就是我們設想中的終端產品

A+++++++++最後是好是壞,我不會知道
但A不會永遠存在

minhua0317 wrote:
你錯了因為A不會永遠...(恕刪)



minhua0317 wrote:
你錯了因為A不會永遠...(恕刪)


你似乎誤解了,我可能表達的不夠清楚,我沒有說過A會永遠不變,我想表達的是問題的真實原因在於A,解決問題不該把時間金錢精力放在BCD,而該集中在找出A+++++++++,所以BCD是錯的,BCD的創造者走錯方向了,而這個方向目前依然在持續,A仍然是A,BCD的創造者依然沒有找出A怎麼變成A+,更何況是A+++++++++,你責怪A怎麼不變成A+++++++++,卻對BCD的創造者大力讚揚,這......要是我主管這樣,敝人公司離倒閉大概不遠了.

教育確實不同於程式軟體,但是我相信基本原則相同,找到真實原因針對問題修正才能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解答.
教改要改的是公務機構學歷至上觀念,同一工作依學歷年資薪水不同.
同工同酬才是對的,前幾天朋友老婆(20幾年小學老師)要去考研究所(說畢業後薪水差很多),為了好上(找科大工程類研究所,是他老公專長).
所以不管教改如何變,用學歷敘薪不改,都不會成功.

tsaichiung wrote:
教改要改的是公務機構...(恕刪)

公務單位裡應該只有老師才是這樣敘薪的~當初的本意是為了鼓勵教師能利用課餘時間去進修~
沒想到一堆人走偏門~去唸一些不相闗的系所,而一些私大也看準了這一塊~開設了一堆研究所先修班撈錢
學校要的是錢,老師要的是學位~所以共犯結構就這樣產生了~
至其它的公家單位你去唸書和你加不加薪是兩回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