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有點莫名其妙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所謂的"有錢人"和"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真得比一般人要聰明一些..
事實上,"有錢人"在政治選擇上只會看"利益",真正比較能做到不分黨派的真得只有"有錢人"..
"一般人"只能耍耍嘴皮,到了"生死交關"時,只能選擇藍綠,完全無法跳出這個框框..
自己無法跳出"框框",然後就只能自怨自艾的唉聲嘆氣,之後就看到一群可憐蟲互相取暖...
但,最神奇的是,這群"可憐蟲"竟然是當初水火不融"各擁其主"的兩派人馬,如今卻能"互擁"取暖...
過了不久,又到了"生死交關"的時候,一群"可憐蟲"又分成兩邊..之後周而復始..."可憐蟲"始終是可憐蟲....因為這群可憐蟲,只能,也只配當可憐蟲....
"選票"從來不曾"制裁"過任何人,因為"一般人"本質上就很難做到所謂的"選人不選黨",這基本上已經近乎是種"詛咒"了....
治根?王建煊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些問題你想碰就準備去"祭旗"吧...
我個人最不懂的是,這些問題存在十幾年了,從來沒改變..這是民眾自己選的..根本怪錯人了..
這段期間還是很多人變有錢了,甚至是不少人..不能只因為你不是有錢人就覺得制度不好...
"制度"沒有"好"或者"壞",只有"多數人選擇的"或者"少數人選擇的",既然是"多數人選擇的"還跑來怪東怪西真得很奇怪,別人懂得利用機會賺錢那是別人聰明,如果當你被別人賣了還幫人數鈔票,這不是"制度不公",這只能說明你笨而已...
整體而言,這就好像一個人因為抽菸或吃檳榔得了癌症,然後跑去和賣菸和賣檳榔的說:你為甚麼要賣菸和檳榔給我?
賣菸和賣檳榔的又沒錯,是買的人自己的問題...
或者說,你為啥要當買菸和買檳榔的人,而不是當賣菸和賣檳榔的人?
這時候你也只能說........
怪我囉?
才能達到課徵奢侈的精神吧
我認為利用課徵奢侈稅來解釋打房的效果
只是一種表面的理由
短期或許已經看出一點打房的績效
但那只是在短時間內暫時壓抑住賣房的需求而已
長期而言
反而會墊高了房價
有錢人都是聰明的
短期內買賣營利會被課徵到稅
那不會放長久一點嗎
如果房屋增值的大方向不變
趁現在房價的拉回
先來慢慢買進
鎖定兩年後再開始賣出
那目前是屬於買方的市場
價格下跌是必然的現象
但兩年後呢
一但開使進入賣方市場
房價是不是又要開始飆漲
又或是如果真的有短期炒作上的需求
頂多就是把課稅的額度再加進成本來計算
如此一來
成交價格是不是也無形增加了不少
一但高房價時代來臨
那些平民老百姓才買的起的低價住宅
是不是又跟著水漲船高了
期待一切重來
Shuuta wrote:
以前是苦幹實幹 = 出人頭地;現在多的是苦幹實幹 = 撤職查辦~
不努力?
這麼多的窮人都是因為本身不努力?~
討論房價問題而言,房價本來就是很現實的東西,台北台中高雄在台灣屬於一線城市,房價當然較其他縣市高,我相信香港東京大阪上海新加坡紐約這些大都市,房價也比台北還要更高;如果住不起台北台中高雄,可以選擇二線衛星城市,例如桃園豐原彰化台南鳳山屏東等二線城市,離主要都市北中高不遠,但房價卻比北中高便宜,就跟搭高鐵台鐵一樣,搭不起高鐵商務艙或自強號,可以搭自由坐或區間車
反倒是令我厭惡的是,政府奢侈稅功能為何?如果要拿這些睡多些福利或建設,我贊成;但是政府似乎提不出奢侈稅實質功能如何,如果只是避免有錢人過度消費奢侈,那政府是不是干預太多?而且購買奢侈品都已經付了營業稅,那是不是變相雙重課稅?而且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做的,更沒有一個國家會想打房,日本美國房價高出台灣許多倍,也沒聽過日本政府實施奢侈稅,而且奢侈稅一打下去,問題是更嚴重!
有錢人不在台灣投資房地產了,窮人連租屋也找不到房東;因為打房,房地產摔落,結果許多仲介業務因為沒業績收入減少或失業,這些房仲業務員多半沒有生活技能,唯一能致富就是在仲介當業務員;這樣真的幫助窮人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