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acc001 wrote:你這根本是多此一舉再...(恕刪) 外部電力供應來源的意義,在於為一個國家的電力供應增加一份保險,如果日本現在有外部電力來源,因爲電力供應不足導致的經濟問題就會比現在小得多,並不能簡單認爲是多此一舉擧50%火電只是個例子,並非說實際一定這種情況,另外一種可能是平時給你輸送20%的電力,如果出現地震海嘯等重大災害,但海底電纜仍能使用時,可以給你輸送80%的電力,反過來也是有可能的。非火電專業人士,但覺得發電機本質上與汽車或飛機的發動機是一樣的原理,輸出的功率也應該是可以調節的,在斷網過渡期内,可以提高現有機組的輸出功率,給開啓新機組爭取時間。其實斷網風險在各個國家内部都是存在的,日本的核事故出現,似乎立刻少了約20%的電力供應。另外,各國並非要能源互補,一個錢字就可以了,圖中的北非國家,假設為地廣人稀,只要提供給歐洲發達國家擺放太陽能電池的地方,收取部分電費錢作爲收入就可以了當然,我也認爲政經區域整合是確保項目成功的前提
andy2000a wrote:應該把太陽能板 直接...(恕刪) 這是微波發電的理論,在外太空架起太陽能板,再用微波傳送回地面,因為外太空沒有大氣層干擾,可以得到較佳的發電效率,但現階段的科技作起來成本太高,不適合,或許再過幾十年,可以成為綠色能源的最佳方案。
Q.Roger wrote:當然,我也認爲政經區域整合是確保項目成功的前提 重點在於目前沒有達成前提的條件若你要問的是此方案的科技層面和技術性問題那隨著科技發展 , 總有一天有法可解 , 這是肯定的故就你的標題而言 , 沒有討論的必要能討論的是該標題的前提 , 而不是有肯定答案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