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日本的木造房屋

好懶猴 wrote:
因為我看這次新聞畫面海嘯一來 好多木造房屋就這樣子被完全摧毀了~


沒用 不是有一個畫面是車子、船都插進房子內,
船還跑到屋頂



跟土石流一樣,一堆垃圾漂流物海嘯灌進去都一樣,裡面的人與物品都爛
木造建築如果挑選事宜的建材可調節室內的溫度濕度 也可防霉防螨
其實總歸一句 舒適性跟便利性
翻修也較容易
對環境衝擊性也較小也較環保
早期台灣有考慮引進
但當時技術不成熟加上沒有因地制宜的選才
常常讓人認為是不耐久的建材

當然缺點就是如同前面大大所說
還有怕火 也沒辦法蓋高(目前技術只能把木造建築蓋到七層的樣子)
gt82025 wrote:
木造建築如果挑選事宜的建材可調節室內的溫度濕度 也可防霉防螨
其實總歸一句 舒適性跟便利性
翻修也較容易
對環境衝擊性也較小也較環保
早期台灣有考慮引進
但當時技術不成熟加上沒有因地制宜的選才
常常讓人認為是不耐久的建材

當然缺點就是如同前面大大所說
還有怕火 也沒辦法蓋高(目前技術只能把木造建築蓋到七層的樣子)...(恕刪)


沒錯, 以各建材來看,水泥是最秏能的建材, 而且無法循環!
循環是什麼意思? 就是會順應自然, 取自自然, 回歸自然! 像石油就是燒了就沒有了, 但木材燒了, 只是把太陽能和自然能(土壤養份/水分)回復自然!

日本或是美國, 在郊區是很多木建築的~

那水泥是何用? 主要用在於都市建築, 如高樓, 高載重的公共建設等.

台灣則不是, 不管都市或鄉村, 一層兩層三層,一百層, 通通都是水泥!!


但台灣傳統有一種觀念, 就認為水泥是石礦類, 本質比木質類來的硬, 硬就代表堅固, 所以可以防風, 防震, 防水, 而且更持久!!

以這次海嘯來看, 其實海水的能量會累積, 因為海嘯的波浪是一直持續過來, 水泥牆要能受水+泥沙+漂流物的衝擊, 強度及高度都要很高, 它會找尋突破點, 一旦找到後, 倒塌會是連續的!(因為水位會愈累積愈高)

其實中國的木工技術是很高的, 古代的房屋都是木架構, 只是台灣沒有好的傳承, 或是說經濟決定了一切.

至於怕火, 則是一個迷思! 鋼骨建築也需要防火泡沫來防護, 木材炭化也有阻攔的效果.
好懶猴 wrote:
請問一下 如果日本人...(恕刪)


日本跟美國在鄉下都喜歡用木頭
台灣則是全島水泥,沒什麼特色!
好像是再跟別人說(我家是水泥房,有錢啦~)
好懶猴 wrote:
請問一下 如果日本人...(恕刪)

日本的房屋大多木材為主
只有一些大間的才有水泥
我是看日本的房屋改造節目

常常看到日本老式房屋在改建

打掉地板常常發現他們房屋的基座木頭不是濫掉 不然就是木頭樑柱只是卡住 然後放在水泥基座

然後他們的牆壁 好像也都不是用磚造的牆~只是用普通的強化板裡面塞防冷保暖的材質~

這次看到這次的海嘯 摧毀了好幾個村莊~殘骸幾乎都是木頭~所以才會有感而發~~
偉來日本的住宅改造王某一集有說
水泥建築是木造方屋的1.5倍/坪

那集的主人買了1x坪土地但允許蓋得土地只有10坪 花費2000多萬日圓
請人設計水泥房屋 四層樓 花費2600多萬日圓

你想即使所得比我們高的日本人這樣花費算便宜嗎?

好懶猴 wrote:
這次看到這次的海嘯 摧毀了好幾個村莊~殘骸幾乎都是木頭~所以才會有感而發~~...(恕刪)


換成水泥牆, 真的擋的住衝擊而來水壓嗎?

還是到達到抗炸級的水泥牆才行?
而且不能有縫! 否則結果差不多!
原來木頭造屋還比水泥屋還耐用喔@@

我只知道木頭屋對人體比較健康~~所以日本人都活得比較久
很多人對於木建築的印象
還停留在日本在二次大戰被轟炸隨便就燒一整片城

這是錯誤的

現代木建築在營建過程就勝過傳統水泥好幾倍(模組化、輕量化、乾式施工)
強度更是超過傳統水泥建築(集成材、膠合技術、品質管控)
防火更不用說了 大集成材在火災時產生碳化層 比傳統建築還防火
再加上日本對於土地使用的控管
讓日本木建築幾乎不怕震災和火災

單純就震災來說 水泥建築在崩塌時會碎成粉末
因此很多災民不是被壓死 而是掩埋而死
但木建築多屬於模組化(一根根、一條條)
倒塌時反而會互相抵銷支撐 使災害降到最小

其實震災對於日本來說不算甚麼
而是海嘯真的是意料之外
但仔細一想 就算換成水泥建築難道又能抵抗這種天災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