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後砲 砲人誰都會砲但是既然要砲,請提出一個解決現況的辦法雖然我也很不爽李伯伯啦...不過就針對這件事而言 事後諸葛,誰不會 ?還有 現在其實不一定需要論文才能畢業有些學校如果你是提出完整的作品與成果就可以畢業了,雖然這些學校是非資訊類別的 (多半是藝術與設計)但最起碼 應該比上一個年代 要有些改進吧我認為論文掛帥的方式應該要慢慢跟實作平起平坐才是
aferdchen wrote:這是我的指導教授對現...(恕刪) 我很認真的看完了! 所以回文不嘴砲!1.震撼在哪裡? 我真的感覺不到...很多事大家都知道啊?2.我是有看到,有個人想要引起某些話題...這很確定...這就好像...我舉例好了 : 某人在01想紅,就找ID哥或王子或...等人來嘴砲一下... 一下就紅了!更有甚者,直接挑戰蔣大,要不紅都很難!但最後,誰會記得?當初他們挑戰的口水議題是什麼?所以,最後想引起的話題是...?術業有專攻,我不懂電磁學!但是,研究論文也沒啥不好吧? 反正研究到最後,進了職場,一切不是重來?還是說單靠論文就可以領終身俸? 亦或是只憑研究就能保證有飯吃?那一堆上01開箱的嘴砲博士,碩士,學士,專士...不就早都餓死了?這次不嘴砲!我很認真!
可以量化和質化的成果,是官員展示成果的大利器之一,也被稱為科學方法不過 天才是量不出來的同時 熱情與奉獻也量不出來還有 造假和抄襲也量不出來追求卓越的心 不會因為無情的打壓而氣餒但是 餓肚子又找不到工作的天才 通常都做不出作品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給這位陳鍾誠老師拍拍手....的確,如果李家同校長認為現在台灣該反省,那他是否該跳出來處理一下?乾脆下一任的教育部長讓他來當好了,看看他會有什麼作為...如果只會嘴巴喊喊,那他不是也嘴砲一族??所以說,真正該反省的是否是這位偉大的李校長?為何當了這麼多年台灣數一數二大學的校長,台灣卻落得他口中所說的該反省的狀況?
我是有看完啦~~但是我覺得引不起什麼漣漪的....我覺得現在的社會風氣很難做 長期投資的事情...每個人求的都是能夠看到成效的事情看看榨湖線....本來的規劃是要蓋重軌的,但是地方民意代表認為這樣政績收割太慢...強改成 輕軌...好讓政績能在任內收割在嘆氣之餘,最有用的方式就把自己做好...再求想辦法影響別人...
以下擷取自陳鍾誠給李家同的一封公開信舉例而言,在電腦產業當中,我們寫不出一個作業系統、做不出一顆 CPU、學生們上課的時候,捧著一堆給博士生看的枕頭書,看了一大堆理論,卻仍然不知道作業系統為何物,這就是我們的學術研究。0分學生0分, 連老師也0分, 真是慘你當 威盛的CPU 是什麼前兩年還裝在HP的小筆電上寫了半天連國人有什麼產品都不知道還在那高談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