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邊一枝草 wrote:...消費者除了只能選擇默默的接受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泡麵成本明明低廉,卻漲得比便當還貴很顯然是通路壓力鍋,不是物價壓力鍋。因為通路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所以他們才愛漲就漲。便當競爭者多,就沒法這樣玩。所以消費者對付他們的方法也很簡單,不要去便利商店、大賣場消費,少買加工食品,讓食品商由少數財團變成多數小公司,互相競爭。同時拒買不會腐敗的食品如泡麵,除了對身體好,也可以防止囤積居奇(不會腐敗才能玩這把戲)
Lisa_Hsu wrote:很顯然是通路壓力鍋,不是物價壓力鍋。 有點道理喔!想想也是囉~就拿一般便利商店來說好了!可樂這東西(因為我常喝)600ml 瓶目前定價是$25但是一年到頭,算一算有200天以上便利商店幾乎有『2瓶8折』或是『同商品第二件6折』毛利硬生生少了20%(泡麵也有類似促銷,只是我少吃泡麵,沒啥感覺)甚至某便利超商還有持悠遊卡購買某些商品買一送一的促銷(毛利少了50%)而以可樂來說,如果一年有200天,在這個通路的毛利都是少20%的狀態,其實不代表了他們原本的毛利超過 20% 才會有賺所以嚴格來說,就算扣掉管銷費用,他們的毛利也很驚人(至少超過20%以上)
hyksos wrote:太過分了...泡麵竟然漲得比便當貴...便當業者說:那只好也把便當漲價好了...這樣泡麵就感覺又比便當便宜了~...(恕刪) 最怕的就是會變成這樣再來會不會換便當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