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建議各位朋友越早開始投資理財越好(我是負面教材)

討厭黑鮑魚 wrote:
告訴你吧!! ...(恕刪)

不能同意你再多
句句都點到重點
小弟也是沒有父母的火力支援
只能白手起家DIY
過年看到自己小時候的表哥表姐現在可是過得人模人樣(小弟30有2),
表哥表姐們的父母(也就是我的阿姨姨丈)給予他們生活上、經濟上、人生上重要的支援與資源
現在看來,令人好生羨慕
只能期許自己將來也能給孩子這樣的資源

google.co wrote:
建議各位朋友越早開始...(恕刪)


建議各位朋友越早開始投資理財越要考量風險(我是負面教材...繳 20年 學費.....
改成當初投胎選人家的眼光越精準越好比較恰當吧































投資理財?

好像都是吸金詐騙集團和理專拉客時常會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真正能夠那個資產和閒暇投資理財的,靠自己的不能說沒有

但有多少都是靠父母輩的關係人脈和幫助?

很多所謂的白手起家投資得來的第一桶金資本都不是來自自己
討厭黑鮑魚 wrote:
告訴你吧!! 投資理財都是屁!!(雖然我做很多~正職也算自己投資 上班是兼差)

懂的越多 死的越慘!

這是結果論的 賺錢就叫懂投資 賠錢就是你笨(說穿了是拼運氣)


話說小弟也虛長了三十幾歲

得到的結論是

要有好父母最重要(有錢或有勢 或二者皆有)

或是能娶到有錢人的女兒

這二點都沒有的人

百分之九九

註定一輩子平凡~

以上~
...(恕刪)

說的一針見血

不管你是不是國棟大樓持有者
這篇回文講的非常中肯
一槍打醒那些自以為努力就能出頭天的夢行者


無祖產無家產無家族企業無父母資助的四無上班族

大中小企業有名店家攤販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要怎麼拼?
人家一年的營業額可能是你一輩子十輩子一百輩子不吃不喝的收入

餅乾真好吃 wrote:
改成當初投胎選人家的眼光越精準越好比較恰當吧

投資理財?

好像都是吸金詐騙集團和理專拉客時常會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真正能夠那個資產和閒暇投資理財的,靠自己的不能說沒有

但有多少都是靠父母輩的關係人脈和幫助?

很多所謂的白手起家投資得來的第一桶金資本都不是來自自己
...(恕刪)

講得沒錯

他們不會說出他們的金援或背景或第一桶金怎麼來的
他們只會巴拉巴拉講一堆他們的努力史 一天只睡不到三小時
當初怎麼被看不起 後來含辱負重 終於功成名就了
(這種人我相信有不是沒有 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打拼變億萬富翁的 看1萬個有沒有1個啦)

郭台銘一開始也是靠他的丈母娘
嚴凱泰也是靠他老媽打下天下
更不用說什麼二代三代四代五代的了

人家的銀彈幾千萬幾億可以丟
你有什麼可以丟?



linpredator wrote:
人家的銀彈幾千萬幾億可以丟

你有什麼可以丟?

我會忍住不丟
一起等地球爆炸吧!
大哥,黃金和房地產請你要小心一點,不要雖然覺醒了卻踩中地雷了.
gv107392 wrote:
大哥,黃金和房地產請...(恕刪)


房地產這種東西

還是暗暗做別張揚就好

像那些藝人在電視上大談房地產投資

只是讓這塊餅更多人競爭更快消失泡沫

感想是人頭要多啊 (疑)
Lawu wrote:
我會忍住不丟...(恕刪)

小心憋久會傷身
這裡挺無聊,退駕~~
對這篇很同意
覺得只要肯理財,不要花太多的錢在娛樂尤其是追3c產品與汽車上,的確能省下一筆開銷
自己也沒有富爸爸,剛畢業一樣是一萬八的便利商店開始幹
不同的是十幾年前朋友在炫機車的時候,騎冒白煙名流一百,一個月能存五六千,年輕愛玩,其實想想應該還能省更多
隨著年紀過去,工作也換了,薪水當然年年也提升了,存款自然水漲船高
今年三十四歲,有房子有車子,車子貸款付清,房子還有十七年貸款,但是連頭期款都沒用家裡的錢
也許是台中房價還算低廉,老婆也是節省的好女孩吧
儲蓄很重要,也是後來隨著年紀增長才體會到的,當然不能跟富二代比,但是同期家境相當的同學同事裡面
很明顯到了三十多歲,經濟能力有沒有理財自然就會有出入
這樣說好了,一個月能存一萬,一年就有十二萬,十年就是一百二十萬,錢這東西,除非你有富爸媽,要不然就只有逐漸累積而已,當然了剛出社會儲蓄不多,可能就每個月幾千,過三四年薪水多了能存一萬,再過三四年也許就能存一萬五了
投資標的也很重要,我大概是2005碰黃金,當時一盎司是四百五十塊,現在每盎司1350左右,持續的有在進出,不算黃金存摺內的未結算,光以現金隨時能動用的存款,就有兩百餘萬,跟這裡動不動就千萬的大咖相比,我知道這很少也不算什麼,但是本身到現在還是個小職員例子,一定要理財,好處長期一定能看的出來
還有一點,汽車這東西,到今天還是開十一年的二手老K8,目前市值不到十萬了,汽車真的能省則省,現在三十幾歲,看到同學還是同事都從玩機車變成比汽車,可是戶頭個個捉襟見軸,我就能判斷再過十年,即使大家薪資都伯仲之間,但是經濟能力又會是一段差距,以前聽王永慶一句話很對:[賺一塊錢不一定是賺,省一塊錢你才是賺一塊錢]
我們小職員要能當億萬富翁實在太難
但是只要肯理財,安身立命成家立業,是不會太艱難的,當然啦,台北除外,我的經濟能力還真的買不起台北的房子..


你是來宣傳 方便你做空? XD

開源節流 才能 投資理財...
聲寶電漿的好 akirawen都知道 請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307873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