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政府規劃路線是沿多年來未發生重大事故的北迴鐵路沿線來改建,如此不但地質穩定, 且不必再花巨額補償金徵地.結果這惹惱早已屯地等政府徵收的地方人士, 就找來媒體及環保人士每天照三餐批政府為照顧少數人及經濟而罔顧環保及生態.. 逼的政府將原計畫一改再改成現在這樣, 白白要多花一倍錢 !!照業內人士的說法, 這次媒體部份分到50億左右, 地主找來的環保團體不知分到多少..但應不超過6億 !! 算一算, 最大的贏家還是那些地方人士呀!!
小弟從事土木相關行業(不是公務員喔)。其實台灣有不少地方是不適合做工程的,所以只好花大錢用工程技術去克服,尤其在難做的地點,經費可能是成級數在跳的。也許有人覺得開條路有何困難,實際上連周邊的坡面保護、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機具動員...等等,一堆附屬工程都要一起做整個案子才能成功,錢自然少不了。而且大自然的力量是很"威"的,新聞裡常有人說:『我住在XXX一輩子了都沒遇到這麼大的風災(包含其他災害等等)。』實際上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對於大自然而言根本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