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房間放4個垃圾桶好佔空間朋友來找我看到4個垃圾桶就跟我說妳房間放4個垃圾桶不嫌太多嗎雖然沒有分類的很仔細不過也盡力了.......不過垃圾分類推廣做的也不太好哪一種垃圾可以放在一起實在很難確定。垃圾分類是被我老媽逼的.....每次只要沒有分類我老媽就會碎碎念慢慢的把垃圾分類養成習慣
台北縣的資源回收規定,廢塑膠部份如圖示這樣看起來,那個垃圾桶裡面除了塑膠袋不符合規定以外請問還有什麼東西是不符合規定的?照環保局規定作垃圾分類還要被莫名其妙罵得很難聽什麼教育失敗,不自律真的是歹年冬~~算了不想說總之,要找理由謾罵污衊其他人總是很容易,很爽快的,是不是這樣?不是說垃圾分類或是其他事情就不需要改善了但是這種刻意寫得很聳動的標題跟文章,看了真是讓人心寒
farcheng wrote:說真的我讀到研究所也...(恕刪) 沒錯..四年前到宜蘭讀書兩年那邊很早就開始分類了..我也分的習慣了..而且算滿嚴格的..後來到新竹讀書..根本就是啥都可以一起丟..半工半讀時沒空就可以整包丟給它..後來有說要分類啦..但是也沒宜蘭抓的嚴格..甚至還可以丟在地上哩..
其實蠻不喜歡這類的標題...XX人怎樣怎樣.....(ex:大學生xxx.....#$@)或許換個標題會好些...用"人"稱呼就好,不需要冠上什麼.台灣人的素質壞與好不是幾件事情可以代表.單究分類問題即可..(若有冒犯,多多包涵吧!...我只是愛上小惡魔的台灣人)
每次看到有關垃圾分類的文章,都有感而發....我住台北市20多年了,從一開始試辦到現在,我們家這邊的清潔隊已經改過不知多少次的分類標準了....簡單說,分類分成四種:1.能賣錢的--資源2.不能賣錢的--垃圾3.現在不能賣錢,但是未來能賣錢的--先當資源收,但是最後一起燒4.之前能賣錢,現在不能賣錢的--本來是資源,後來一起燒所以,本來的廢塑膠與保力龍是3,所以弄在一起;後來廢塑膠變1,保力龍還是3,所以廢塑膠又跑出一類本來複合式紙類是3(鋁箔包,餐盒,食品包裝),所以跟保力龍廢塑膠一起,最近它變成1了,所以又跑出一類...本來廚餘與堆肥是3,所以放一起;後來堆肥變4,廚餘變1,就變兩個分類....舊衣也是一樣.....整天在變...所以我個人把它們歸成4大類,然後再細分成各小類...而且,不同區還不太一樣喔~結論是:清潔隊員的福利,就靠我們大家的努力了~
教育失敗不只是垃圾分類請看下圖這是哪?府城一級古蹟「赤崁樓」這是古蹟咧,當成遊樂園的旋轉木馬阿難道就不懂得欣賞嗎?老師沒教你,手別亂摸嗎?老師講你有沒有在聽阿,有沒有在聽阿!!就不信你沒學過「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我每次都覺得資源回收根本只是為了要配合回收業者只有回收業者願意收的,才被稱為資源所以就變成只要哪一項東西回收業者不願意回收,就要改變分類的方式讓我一點都不能感覺到這是為了做環保而分類而是為了要給業者輕鬆賺錢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