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到處拜託高中以上的知識份子出來當老師,教育台灣下一代。
可是又累又麻煩,也沒有比民間好...
所以提出一些保障,包括提供學校宿舍...etc.
而當時大家都窮苦,政府利用這點,考上師大讀書公費補助、出來又能當老師,來吸引年輕人減輕家計負擔。
後來台灣經濟起飛,利率高,誰想當軍公教啊?
於是政府提出18%保障...
五六年級的可以回去問父母,那時房貸利率可是12%,養家買房卻也不像如今那麼苦,還生一堆啊!
以前的軍公教,真的是苦過來、眼紅看著外界賺錢卻又莫可奈何。
現在的年輕人又如何?
家裡當做寶,基本上就是沒吃過苦頭的溫室小花,一點壓力就啥精神疾病都牽拖出來了...
現在所謂的做得要死要活,是有多累呢?
年輕時曾有段時間不得已,住在公司宿舍,無網路無空調,洗衣還要自己投幣,餐券買一張50...
每天早上8點上班,加班到12點,六日是每天加班8小時,一個半月休一次六日...
這樣拼才四萬,當時本薪就是領所謂二萬二三,其他福利無,現在年輕人肯這樣嗎?
這個社會不出問題才怪。
今天還有新聞,考80分被評「好差哦」 家長不滿。
平時考試考了八十分,導師在考捲上寫上「好差哦!」三個字,認為導師評語不妥,對孩子情緒造成影響。
笑死人了。
以前所謂資質很好的學生,考不到9x分根本不敢給家裡知道。
升學班老師開打是不到90一分一下,不到80一分二下,不到70一分三下,60以下一分五下來算帳的...
80分,很好嗎?
記得國小時月考名次,前十名差距一直都不到8分內。
也就是說只要miss到一科,那科的失分就決定了你的名次可能會從第一掉到十名外...
名次其實沒什麼,也不代表出社會就有成就,但當時的孩子重視的是那個榮譽心。
現在孩子的認知好像跟五六年級的有不小的差距...
打怪衝等就要拚命、分數考差卻不能講?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