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沒進來前各報都以發掘真相自豪水果進來後用腥羶色搶市那時各報群起而攻說水果的狗仔行逕、誇張的標題、不求真的報導實仍同業之恥結果是水果把各報打的落花流水現在各報為了生存只得各自往金主靠攏然後紛紛被灌上政治化 綜藝化 廣告化的臭名水果確反而成為最有公信力的報紙真是奇也怪哉最後看完這篇落落長的blog我只想說原來記者有這麼多油水可以撈
01 都有廣告文有廣告 不可恥 ..只是要告訴 讀者 是廣告 ..不要做置入性行銷 現在第四台一堆 包裝的好像是談話節目 ..結果 也是 一個很長的廣告 .不是說廣告不可以超過多長嗎 ? 包裝成節目 就可以躲過 ..
peterkitty wrote:重點在於製造假新聞...(恕刪) 如果願意製造假新聞,我還承認這些記者還算積極.....現在很多家(尤其某一家)都直接轉播蘋果報導,民眾行車記錄器影片,CCTV的轉播帶,Youtube影片還挑LAG的播.....盡作這些事情領薪水,不會覺得良心不安嗎??
媒體要賺錢這無可厚非,過去針對旅遊、美食這些題材,收點錢寫點好處我覺得沒什麼,廠商花點錢宣傳嘛。但現在咧?大環境不好就可以這樣亂搞?難道失業的人可以很理直氣壯的去搶銀行嗎?媒體數還越來越多?這個現象逐漸被挖出來讓大家知道,民眾開始對媒體失去信心,最後連看都不看,廣告商抽單,媒體還不是要倒......。要怪誰?
INNOCE wrote:----記者變成廣告...(恕刪) 乘著噴射機,買下《中國時報》....又不是買心酸的......反對各級政府花費公帑置入行銷。在各種業配新聞中,公部門以納稅人的辛苦錢收買媒體,最是可議,我常說,「政府左手伸進我們的口袋,拿錢賄賂媒體,然後將右手伸進我們的腦袋」,花博、ECFA、國光石化…政府不努力為政策辯護、不努力作民間溝通,現在連文宣廣告都懶得做,直接砸錢買新聞,這是一種最最混蛋加三級的媒體控制。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反對這種「掏口袋、騙腦袋」的雙重剝削,更何況,現任總統當選後,曾向記協、媒改團體簽署一份「反政治性置入性行銷」的承諾書(點此放大),我們只是喚醒他的記憶而已(按此連署,部落格左列也有連結)。這種文章一定會被河蟹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