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lstally wrote:這個應該是有可能的吧,強化海運效用,要坐船回花東應該是不難吧,只是搭海運是不是會比較慢之類的...,不然海運真的是可以解決的好辦法囧,不過不知道船的載客量、承載、船的大小和速度...。...(恕刪) 幾年前的"花蓮一號"運砂船失蹤三年才在野柳外海找到...
Fox_huang wrote:請花東民眾民族自決 ,公投獨立 ,成立台灣民主共和國反正花蓮也有國際機場 ,也有佳山基地,志航基地 ,也有花蓮港 ,得天獨厚可在蘇花南澳,大禹嶺 ,屏東滿州鄉及南橫關山埡口等設立海關,向中華民國人民收過路費及課稅 ...(恕刪) 收費課稅那更慘!因為花東國比較依賴中華民國,花東國從南澳、大禹嶺、滿州及關山埡口進入中華民國一率加倍收費。
VitesseWu wrote:收費課稅那更慘!因為花東國比較依賴中華民國,花東國從南澳、大禹嶺、滿州及關山埡口進入中華民國一率加倍收費。...(恕刪) 為增加收入,花東國大幅調漲銷往中華民國的砂石、蔬果、稻米售價...
DiabloIII wrote:海運??...(恕刪) 船大吃水深,就不可能離岸太近,也開不快船小吃水淺,但是載不了幾個人如果是夏天,太平洋海象ok的話…以前我們老陽雙車進四 ,開到24節還都沒什麼問題,還很爽但是如果冬天…雙車進四全船乘客會吐翻吧…而且這只是800噸的軍艦花蓮到蘇澳,應該要開六小時吧…不過海運倒是比開路簡單啦弄艘安全第一的遊輪出來就好了
卡比熊 wrote:原有道路還是要...(恕刪) 的確,環評的確跟狗評出來的沒兩樣為啥說狗?就只是一個想不想要不要的問題西岸那些或多或少有排放污染的石化工業區或科學園區環評都能過還一開就好幾個,實在想不通為啥這麼一條路卻過不了不要說地質問題,岩盤跟有地下水脈的土壤那個地質比較穩定?小弟雖不是花蓮人但有花蓮來的女王每次要走蘇花公路總是要看天氣外加小心坐飛機?貴啊,又沒有幾班坐火車?少啊,又有大陸觀光團佔位實在很看不慣那些所謂環保人士把花蓮當後花園來禁止開發他們也是有繳稅的,一樣的要求交通便利的權利
mpig1927 wrote:不要說地質問題,岩盤跟有地下水脈的土壤那個地質比較穩定?...(恕刪) 請問破碎的岩盤跟有地下水脈的土壤那個地質比較穩定?請問有2、3次摺皺的岩盤跟有地下水脈的土壤那個地質比較穩定?
不知道01的大大們有沒有去蒐一下 全世界最長的隧道剛剛小弟就去 維基了一下世界單洞公路隧道長度前三名:第一名:挪威洛達爾隧道,長度24.5公里;第二名:瑞士聖哥達隧道,長度16.9公里;第三名:義大利弗儒雷斯隧道,長度13.2公里。白山隧道:又譯為白朗峰隧道,是法國和義大利兩國的跨國境行車隧道之一,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峰(白朗峰)附近。洛達爾公路隧道(挪威語:Lærdalstunnelen)位於挪威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洛達爾隧道位於挪威西部的洛達爾(Lærdal)和艾於蘭(Aurland)之間,全長24.51公里。於1995年3月開始動工興建,2000年11月27日正式通車。整個工程項目共耗資約1億美元,由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為隧道正式剪綵通車。過去來往於奧斯陸和卑爾根的車輛,不僅要在洛達爾乘三個小時的輪渡橫越洛達爾附近的松恩峽灣(挪威語:Sognefjorden),還要在洛達爾和艾於蘭之間翻越一大段地勢非常險峻的山路,這段山路在冬季冰凍時期更禁止通行。洛達爾隧道通車後,奧斯陸與卑爾根之間的交通大為改善,行車時間由以往的14個小時縮短至7個小時,車輛在冬季照常通行無阻。根據設計,洛達爾隧道的行車容量為每小時400輛,但由於挪威人口較少,這條隧道每晝夜通過的車輛數目僅為1,000輛。我想邀請國外知名的工程單位來 評估看看環境與人命安全.....到底要如何取捨別人花31億就蓋好了....我們辦個花博 規模就100億....少放點煙火 少點剝皮單位 要蓋幾條應該都沒問題 這只是小弟的粗略 別炮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