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歷史文化問題,那麼厚重的服裝光是在台灣夏天就不可行,保證悶出一堆濕疹。台灣的夏天因為濕氣重,同樣跟阿拉伯一樣30多度高溫,台灣的夏天天氣又濕又熱。冬天也跟高緯度國家不同,大陸或者北歐地區是乾冷,台灣是又濕又冷。不同的地區會讓民眾選擇不同的服裝、形式,愛漢服或旗袍姑且不論,地區特性是第一個要考慮進來的!
努力工作要加薪 wrote:我很肯定告訴你那些漢服都是現在人改良過 沒錯,我認為那些應該算是「戲服」漢朝對於服飾的規定很嚴格,身分階級不同,能用的顏色、質料、刺繡花紋都不同,而且不能逾越,否則就是「非禮」,一般平民百姓平時哪能穿的花花綠綠啊,大多以藍色灰色素染為主。漢服之制,交領右衽,無扣繫帶。禮服峨冠博帶,常服則窄袖短衫便於勞作。有端服、襦裙、深衣、袍衫之制。不像妳貼的那些所謂「漢服」,不倫不類。那位穿紅色深衣的女子比較接近漢服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