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北部人來台南吃小吃,回去都會變胖!

v871167 wrote:
我唯一覺得不習慣的~...(恕刪)



東泉辣椒醬<------可以去團購
然後隨身攜帶
相馬野馬追 wrote:
昨天和朋友去台南找他...(恕刪)


再台南讀了一年書胖10KG
\m/搖滾夢想\m/。超萌系美少女Mini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MiniLin.fans
swommy wrote:
東泉辣椒醬<-...(恕刪)

我家附近的菜市場就買的到嚕(台中)

沾醬少了它~

就覺得欠一味呀~
幹,分水嶺這個名詞實在太屌了,頭髮中分都沒這麼屌。---不立文字---以心立心---心哥是對的---
相馬野馬追 wrote:
昨天和朋友去台南找他...(恕刪)


之前去台南高雄玩(第一次)
回來後再和去過南部玩的朋友同事討論南部美食
結論...海尼根 泡麵 最好吃
小吃大多吃2-3口就吃不下去 後來都吃便利商店還有麥當勞
刈包裡面還給它灑糖霜
羹類食物又濃又甜 很像燒仙草
好不容易看到有賣三杯中卷的 想說三杯的東西隨便人弄都好吃
很興奮的叫來吃...沒有麻油味 沒有酒味 黑黑水水的液體東西在盤底...一吃又是甜的
應該叫做黑糖中卷 好險叫來的生啤酒不是甜的
口味真的不習慣
幹嘛放那麼多糖 味精...食物的原味都吃不到了
味道偏甜一部份原因在於台南特多的羹類食物,太白粉等澱粉溶解時會有甜味。
少數料理會摻些許紅糖,但目的不一定是要讓它變甜,可能是味道偏辣用甜味中和並吊出單純的辣味。

牛肉湯、火鍋常用的大骨湯也會有甜味,再來閩南料理正統目前還保持在台南。
而閩南料理跟大陸華中華北不一樣的是採用洋蔥、蕃茄炒醬的比例高很多。
洋蔥、蕃茄在明朝清朝都大量使用,但是還以浙江以南的福建、廣東居多。

吃閩南料理要注意甜味的來源,有的時候是海鮮的清甜(如蝦捲、蚵仔煎),
有時候是洋蔥、蕃茄的水果甜味,偏厚重,帶一點點酸味。

很多年輕人天天喝可樂、清心、五十嵐,人工甜味早已麻痺舌頭。
常常吃到甜的食物(天然的甜,非人工添加物)會覺得膩,其實是味覺跟著飲食習慣在改變。
縱使店家做出再好的食物,也可能因為味覺偏差而誤判,讓好東西變成噁心的食品!
EizoT766 wrote:
味道偏甜一部份原因在...(恕刪)


家裡做菜 只用蔥薑蒜 胡椒 鹽巴 醬油 之類的基本香料來調味
也常用大骨熬湯 但從不用味精 也不加糖...為了是吃到食物的原味
吃外食 只要吃到味精 舌頭一定會澀澀的
真正的食材&大骨高湯本身的甜 與糖&味精的甜 一吃就知道
那次的美食之旅 一吃就知道 放了許多糖&味精 食材原味都蓋掉了
現在很少店家會用天然的大骨或蔬果來提味或熬湯...貴又慢
還不如直接加糖 味精 香精 便宜又快速
南部美食真的是加比較多


EizoT766 wrote:
味道偏甜一部份原因在...(恕刪)


我不是愛喝甜飲料的年輕人,但我覺得台南小吃很多有甜味很噁心+1

單純就是口味不合吧~

ps. 因為不管哪間小吃都會吃到甜味很不對味...所以去台南不見得會變胖~~
EizoT766 wrote:
味道偏甜一部份原因在...(恕刪)

小弟平常也都喝水,但還是吃不慣台南小吃特有的甜味。
大概是已經吃慣鹹的口味了吧?
少數覺得好吃的就只有像鹹的虱目魚粥了。
那個 ...

最近吃到彰化肉包子
不必說 ... 也是一點心得︰嗯,內餡有甜

其實呢

跟料理習慣可能有關 ...

小弟自己家習慣用的『香菇素蠔油』

跟別家一比較,也是偏甜

用習慣這家偏甜『香菇素蠔油』
買別家還被我媽『唸』到用完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南部小吃喜歡酸甜


北部小吃喜歡重鹹


但其實感覺不太出來



反而從南部上來都會變瘦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