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閩南語支系的潮汕話都有字可對應,台語為何沒?

誰說沒有?

看看泉州字彙

http://solution.cs.ucla.edu/%7Ejinbo/dzl/

大家還可以欣賞一下閩南語泉州音文讀朗頌的詩集 蘭亭集序 將進酒等

http://tw.myblog.yahoo.com/dadada-123456/article?mid=181&sc=1
各朝官話

早期
夏、商時代國語為周所續。

周秦
周、秦時代國語為「雅言」。雅言以宗周鎬京(位於今陝西長安縣西)語音為標準。

西漢
西漢國語為「通語」。通語沿承雅言。揚雄著書《方言》,「方言」即與「通語」相對


東漢與魏晉
東漢、魏、晉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雅言,中原建洛邑為「成周」﹐鎬京雅言東
傳中原洛邑。

此洛語便是下面將講的河洛話~都是承襲自雅言!通常一個朝代的官方語言~
就是以那個朝代首都的方言為準~洛語~正是因為當時的朝代都定都於洛陽
河洛話便是以長安洛陽一帶為首都的朝代所講的語言

唐代以前講的語言整體來說~發音讀音都脫離不了河洛話(古代河南洛陽一帶的方言)~而
這河洛話以現在的所有中國語言比較起來~根據大陸最近語言學的研究確定了古代的河
洛話與台灣的閩南話最為接近!!

到了宋代~語言則近似客家話及粵語~

一直到了元明清~講的就全都是北京話~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國語!~至於為什麼元明清這三
朝的官話都是國語呢?!~其實每個朝代的官話主要是以他們的"首都"定都在那裡而產生
的官話!~元明清三朝都定都北京~所以他們的官話就是北京話!~
雖然一些元朝皇帝根本就不大會說北京話(他覺得北京話難學)~可是大部份人說的話都是
北京話!~

唐跟唐以前的朝代~大多建都於河南洛陽一代~因此他們的官話都偏向河洛語!~

有沒有很好奇為什麼河洛語最後會流落到南方福建變成一種南方方言呢?!~原因是在宋朝
時~~北方民族入侵導致大量原居於河落一代居民移民到了南方(人民跟著政府官兵一起南
移的緣故!~另外在約三千年前~周朝建國的時候~周的民族有一支往東南方走~一直到了
"吳"這個地區~吳這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福建一帶了 ~後來建立了吳國~與南方的越一
起生活!~周朝的雅言也與之共染~~所以其實南方一帶的地區其實保留了許多古代中國的
語言呢!

付帶一提!~所有的朝代其實機呼都沒規定中國地區的人一定要懂當時的"官話"~除了清
朝!~雍正皇帝因為聽不懂當時福建來的狀元所講的話~所以規定福建廣東一帶的人要學
官話(也就是北京話)~甚至還在福建廣東設立專教北京話的學堂呢!!

*****************************************************************************

這要看朝代與首都地區而定

如元明清三代的官話,就是北京話

戰國的秦國、秦朝與漢朝的官話,為當時的咸陽長安地區的方言,接近今日的客家話。

唐朝的官話,也是當時長安地區的方言,接近今日的閩南語。

北宋的官話,就是當時開封地區的方言
******************************************************************************

<南朝>
南朝國語為「吳音」。吳音承洛語。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晉都遷建康(南京),洛語
與古吳語結合形成中古金陵語音系統,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隋唐>
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隋唐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此時中原及關中
漢音(秦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
<宋元>
宋、元國語為「正音」,或「雅音」。元代法定蒙古語為國語,而中國主流人口語言仍
為「中原雅音」,以元大都北平話為代表。

*****************************************************************************

閩南語的形成

鶴佬話的前身 --- 閩南語,乃是閩語的一支。

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
著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

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
而帶來了3世紀時(魏晉南北朝)北方的口語音(河洛),亦即所謂「十五音系統」,而「泉
州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

註:現在台語(閩南話)大多可分8音或到9音 以漳州 泉州兩地音為主 兩地音相似
台語也有漢字可以對應啊
樓主可以去看看賴和等台灣文學作家的作品
他們都用方言寫詩
還有客語寫作的

這幾年教育部也有公佈閩南語推薦用字了
還有輸入法
不過是羅馬拼音 用鍵盤敲敲拼音
就會直接有正確的閩南語字出現了

不要再打莫名其妙的諧音字啦 (EX: 金排球 安捏乾丟 <-- 根本是亂打一通)

說台語沒對應字
是不對的



現在的台語是閩南語的變體
通混合腔含部份日文外來語
跟"國語"文法結構
俗稱台灣話
就跟廈門話 泉州話 一樣已經是新支了
pingyingtu wrote:
付帶一提!~所有的朝代其實機呼都沒規定中國地區的人一定要懂當時的"官話"~除了清
朝!~雍正皇帝因為聽不懂當時福建來的狀元所講的話~所以規定福建廣東一帶的人要學
官話(也就是北京話)~甚至還在福建廣東設立專教北京話的學堂呢!!
....(恕刪)


不對喔!

官話並不等於當時的官方語言,也和北京話不同。

問我為什麼知道?

我聽過用客語講的官話!

前央行總裁謝森中講的就是客家官話!

官話是方言和北京話的混和體。

奇怪!!

為什麼推行國語,那些老立委老國代,還有學校的老師卻可滿口鄉音,甚至連總統也在「種花敏歸」?
其實都是漢字啦 只是讀音不同~~~~~~~~~~~
sly-1 wrote:
不對喔!官話並不等於...(恕刪)

有此一說
江浙 越往北的方言
越和北京話接近
只是音調變體而已

對當時在上位者而言
與其學完全不懂又難學的南方語言 (閩南話 廣東話)
還不如直接講北京話
後來在台灣取了個"國語"的稱呼

所以鄉音不是鄉音
而是他們的江浙方言洩了底...
就跟"台灣國語""廣東國語"一樣
那種語尾助詞 發音
是沒辦法抹去的

所以就算是現在年輕一代
完全不會講母語(台語 客語)的台灣人
講話還是有"台灣腔"

badstudent wrote:
後來在台灣取了個"國語"的稱呼
...(恕刪)


國語是用投票選的!時間民初!

當初北京話跟粵語記得是差兩票!

最後由北京話勝出,所以用北京話為「國語」。
Freud wrote:
關於文字這件事,您先...(恕刪)

如你所說

一億的人口除以十三億,文盲率不足8%

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文盲率是多少呢?高達14%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3672949/1.html

更何況中國還有很多老人的關係 ,

不要因為別人制度的關係而否定他們。

台灣應該多反省自己,龜兔賽跑有沒聽過?

我不想台灣成為兔子。

sly-1 wrote:
前央行總裁謝森中講的就是客家官話!...(恕刪)


喔,還有人記得謝森中喔?!
謝總裁晚年癌症到美國治療後,我就沒見過。
謝奶奶七、八年前還碰過面,身體還不錯,之後就不清楚了。

我長輩曾經是謝總裁的下屬。

sly-1 wrote:


當初北京話跟粵語記得是差兩票!...(恕刪)



不~是差一票 國語11 粵語10 而我們的國父當時是投國語!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