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0314 wrote:當學個經驗,一切買賣...(恕刪) 是這樣說沒錯,但至少到交車為止呀。不能說錢付清了。就沒有一通電話,至少交車時間,總是要跟客人說清楚。電話拜訪一下,至少心裹也會爽一點。一台車這麼貴,總是要讓人付得心情爽一點,所以說,那種可以交陪一輩子的業代,可以介紹一下。不過我想很難吧,業代也是要做生意的,當然是要多認識新客戶呀(謎之音:車子買了,下次要買可能十幾年後,那時不知在做什麼,業代又不好幹)
幹過新車業代的都知道....悲哀啊很多人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買車不給業代一點生存空間/讓人家覺得您是個好客人,而是個日報表上附註的~OK客(傲客)交完車了,好像來不及了...................一進展示間只知到~砍~砍~砍;快成交了~要~要~要................請問:那來的服務?請教各位買國產車有沒有殺價超過2萬的.....有!..那個業務真的沒賺什麼只有業績好看而已離開車界好幾年了................以前我有一次很愉快的對話裡跟客戶說:您真的要這個價格?.......好的!哈哈哈.........要服務別來找我喔!迷之音:反正您介紹來的也一樣啦~只會殺(您也會跟友人說,跟這個業代買很便宜)....又不是功德會,就算是功德會也要有錢運作,對吧!我離職多年,為我的一些老戰友吐吐苦水.............買東西大家也很現實~是吧!
說得是大家在江湖上走踏總是為了混口飯吃嘛買方多砍些賣方就只能挪東補西要不然要賣方的妻子兒女寄誰養呢??我也不是都不殺價啦我會抓個合理範圍殺個意思就好更何況通常送的東西質感與功能性都不太符合自己心裡所想像的與其凹了一堆垃圾那還不如自己買個比較符合所需的來的好
身為汽車業代的我,看完又是唏噓...說真的,就向樓上有人說的你在跟他現場砍殺時不也現實到極點...你有想過他也是要養家糊口嗎?在台灣買車殺價好像已成為一種消費習慣(HONDA不二價!? 那是表面而已,業代私下折?萬,早就是不公開的事實了)汽車業代每個月的業績都在歸零.每訂完一台車以後,還是要努力找新客戶不努力跑新客戶,哪有成交機會有時客戶嫌業代囉唆,每天連環CALL,誰無父母阿!?若不是上頭給予業績壓力,誰想拿熱臉貼冷屁股呢?車子交了,一通電話也沒確實是比較沒人情味,在我們公司查到還會被扣錢所以一旦一件CASE成交完成後,業代還要繼續找新的CASE有時候一件CASE從誕生到成交,短者馬上成交,長者甚至到數月之久,看你如何經營(之前我在這裡有提到我的踏入汽車銷售生活的一些感觸,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當然客戶有客戶的立場,業代有業代的立場有時站在對方立場想一想,你在乎的那些或許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所以呀,每個人的立場不同,觀點也不同,所以在交易前的溝通真是很重要,當初的共識就是沒有先溝通好,業代說了,先訂車,什麼都好講,讓他做個業績也好有個好交代,因他之 前也真是很有心,就先訂下了,現在想想,業代也是要賺錢是沒錯,不過在先訂車前還是把條件先談好,才比較 不會有問題
業代的錢真的很不好賺雖然你買了東西但是到的了業代手上的錢又有多少不過業代也不要表現的太現實多用點心在你的客戶上不要想說這個人買完大概就不會在買了可是說不定他的朋友也要買車阿這就是你的人脈套句鬼塚老師的話....對你而言..他可能只是你眾多的客人之一但是對他而言你是他唯一的業代阿
舉一個親戚發生的例子:表舅是福特的業代阿姨想幫表弟買車向舅舅詢問表舅開口就說:「要給現金折扣不可能,不過可以折成配備」聽他說,他們今年真的很難做因為卡奴效應連帶著買車的年輕人少了業代的業績一片慘淡他甚至已經領了二個月的底薪(幾仟元而已)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樓主遇到的業代的確是很糟糕表舅也有這種傾向生意只能做一次(無法建立口碑)他賣給我爸車之後服務很糟糕(根本就沒服務)連對親戚都這樣也就難怪這二個月喝西北風我家有感覺服務很差再向身邊有買車的朋友打聽他們的業代如何服務才確定舅舅的服務真的很差我要是買車也不會向他買業代要養家沒錯但身為消費者也有權選擇服務好的業代
其實賣我車的這個業代算是不錯了,配備上算是送得不錯,不過跟我的認知上有點差距,是一個年輕人,才剛入行五個月,當初就是看他很誠懇,才跟他訂了車。有些配備最好是在車子組裝前先裝好,以後就不用拆內裝,訂車前也有先說好幫我裝,只是結果到了交車,只能說新 人還要多訓練吧,但整体還來說,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