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有醫檢師的大大嗎??可否請問一下薪資的部份??非功利.just make a living

惡魔愛麗絲 wrote:
其實我對檢驗的領域
說實在話 也不是很有興趣繼續走

這工作做到最後 會把人變機器人
只是我始終相信 每個行業都有他的專業


就算很傻~但我還是願意這樣相信著
至少當我看到主任跟醫生再論一些case時的專業
當學姊為了一批長的很不好的細菌在想辦法對付時

就絕得~當醫檢師 只要夠專業
這個位置還是很驕傲的




"當學姊為了一批長的很不好的細菌在想辦法對付時" 這就是重點了!!!!


醫技的專業就是 微生物
至於其他的 有的沒的抽血 生化..... 我倒覺得 其他的 醫療人員 都可以充當取代


可是 我們卻沒有 好好利用我的專業(微生物) 來做籌碼

很羨慕 當初的 藥師工會 走上街頭 爭取到了 醫藥分類
前陣子的護士 工會 也有走上街頭 爭取 該有的 權益

而 醫檢師工會呢?

開會時 只會打哈哈, 或者 說明 醫檢師工會的網站 要怎麼進入????

天啊! 這就是我們的工會



放射師 有 輻射津貼

TB ROOM 難道不危險嗎? 工會有照顧到 醫檢師嗎?























工會 是來發禮餅跟三節禮物用的
精美購物袋之類的


也許~哪天如果有好一點的理事長上任
看能不能改變現狀吧



從大學起念生物工程到現在生命科學博士班的我來說句公道話吧!

首先,贊成兩匹貓大說的「台灣仍缺乏真正的生技產業」。
為什麼呢?因為生技的投資太大了,以研發新藥來說,基礎研究、動物實驗、人體實驗,都是費時花錢的步驟;尤其還不保證能成功。試問有多少投資者能夠「承受」連續十年的「燒錢」到「產品」問世。製藥產業跟電子產業的不同在沒有「立竿見影」的投資效益。沒有人肯花大錢投資,怎麼有產業能夠發展。

生技產業其實為什麼有遠景,因為跟生命相關的都屬於生技產業,舉凡上述的製藥、醫療(包含器材、化妝品)、食品(包含食品加工、農漁業養殖...等)...都屬生技的範疇,你說比起電子業,當生命都無法顧及時,mobile01再強的勸敗力,什麼時尚PDA、輕薄筆記型電腦、大尺寸液晶電視,也要有「命」才能享受!

目前台灣賺錢的生技產業,看得到的有愛麗斯提到的統一生技、愛之味生技、台鹽生技...等,都是「食品」或「傳統產業轉型」的「健康食品」、「化妝品」生技。嚴格來說,雖然都屬於生技的一環,但這些公司至少有「健康食品」、或「藥妝特用化學品」認證,也就是有經過基礎研究證實某些食品或化妝品添加物的確有「提高免疫力」或是其他「美白、抗老化」的作用(但是實際上有沒有用也是見仁見智)。這些算是比較有「前瞻遠景」的生技公司,為什麼這樣說呢?至少比起一些魚目混珠,打著「生技」、「奈米」招牌藉著知名藝人廣告推銷、掛羊頭賣狗肉的害群之馬好多了。

生技的本質還是在「專利」,有了專利才能站上利基。兩匹貓大說念生技頂多只能當業務,我贊成一半。如果你有碩士學歷,那你當的業務等級就是背負業績壓力到處推銷(sales),不過你還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幫客戶解決產品的問題;底薪低,靠業績來賺獎金。聽起來好像不好,但是資深業務月入7-8萬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是博士級的業務,又待在國際級的生技公司(很多全球性的生技公司開始在台灣設立子公司,而不是傳統經由local代理的方式),你很有機會到國外受訓、熟悉最新型的儀器、進而被請去各大機構作demo。這樣的競爭力是碩士級的業務所比不上的。以國外有名的Invitrogen、ABI、promega、ambion等公司為例,為什麼能強者恆大就在於一直不斷創新研發的能力,這些公司也不乏找學校合作共同發表論文或獨立發表論文然後專利產出產品。

既然愛麗斯與兩匹貓大都是在醫檢行業,相信用過許多ELISA試劑、PCR套組或血液分析試劑來作檢定。其實,有時候會不會發現這些試劑、套組在實際操作上並不方便或實用?如果能夠稍加改進(例如:縮短操作時間、簡化操作程序、提高精確度)都是極大的商機。傳統的遺傳疾病檢驗可能必須靠positional cloning,做完一次說不定病人都死了~現在用SNP套組加上PCR,結果可能三四個小時就能得到。這些都是生技的貢獻。你們也應該知道這些套組試劑都不便宜,但是其實成本都不高,這些都是無形的「智慧財產」。

贊成愛麗斯說的生物是一條不歸路,每次當被指導教授釘得滿頭包、作實驗到三更半夜、試圖讓蛋白質表現量更多、或跟同事為了解釋實驗結果爭得面紅耳赤後都會想想,說不定爆乾研究院對面賣雞排的阿婆賺得都比我們的指導教授多...
尤其在生物領域,每一天都有新的論文發表,新的現象被發現,或舊的理論被推翻...也就是說在基礎研究領域的一天你就必須一直吸收新的知識才能生存(要寫計畫才有經費啊!)。你說,郭台銘當上大老闆後他會去關心intel最新的製成原理是什麼嗎?

不過說生技沒「錢」途,我倒是要反駁一下,如果只甘於作研究助理、或技術員,當然依國科會支薪條例,比起一般碩士到台機電、鴻海或是聯發科差太多了,光是聯發科,同學在那裡領的bonus可能就是我們兩年加起來的薪水了。但是如果你夠創新,「紫外光」算是在台灣生物實驗器材廠商中最早開始創立自有品牌的(當然現在越來越多了),這家公司的老闆也是只有專科畢業,但是從塑膠器具像是微量離心管、離心管架開始,到找台灣代工廠作些細菌培養箱等,在三十出頭就創業而且業績相當的好。現在這位老闆也去念碩士去了。這種傳統的器材商因為缺乏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門檻低,後續的競爭者看到有利可圖就能輕鬆踏進來,所以或許不是最好的生技公司模式,但是像這樣只作代理或代工生產的公司也是「默默」的在賺錢呀!

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員」薪水比總統還高。
賣miniQ水的外國業務住在加州的高級住宅區。
台醫生技研發的狼斑性紅瘡抗體藥物賣給德國藥廠賣了好幾億台幣。
這些都是好的例子

其實在那個行業都是一樣,jifan的弟弟是台大化學的碩士,在面板廠工作的辛苦程度不亞於jifan在實驗室,除了要輪班、值班、還是責任制隨時機台出問題都要on call。但是一個月也是5萬的月薪,他常常笑自己是高級「作業員」。現在只有碩士學歷在任何行業都不夠,因為有制度的公司,會讓專業經理人來管理技術部門,如果徒有技術沒有管理經驗或更深甚至獨門的專業知識,被取代的機率太高了,如果你當老闆,你也不會讓碩士當團隊的leader去帶一群研發的博士吧!?(除非你有雙碩士,管理與專業)(當然如果你是小開,或是自己開公司那另當別論,你有錢也可以請一群博士來幫你打雜)。

有鑑於近年來因為教育制度造成大家都有學校念,每屆進來實驗室的學弟妹程度也一年不如一年。jifan覺得不論在任何行業,都有前途,只要你肯充實自己,多多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總是會有出頭的一天。

念生物好玩的地方,就是生物的研究永遠作不完,以CPU來說現在的奈米製程再進步也會有「物理」限制。但是生物界裡,病毒會一直突變、每年讓你感冒的病毒或許都不同,狂牛病、肌肉萎縮、帕金氏症...等疾病就算研究了這麼多年我們也還在尋找那拼圖中缺少的一塊。

行行出狀元,只要你有決心。

突然興起,在半夜做完實驗後寫下這些沒頭沒尾的文章,希望有傳達一點心中的感想。

在醫學院裡建議不要讀 醫學系 牙醫系 中醫系 藥學系 這4種科系以外的 爛科系

這句話 真是道破 現實的無奈 現在的醫療環境 的確如這位大大所說的

沒升遷的機會 沒升薪水 沒福利 專業不受尊重

我是讀復健的 現在PT的執照非常難考 考上了薪水也不過4萬左右 還在向下降 能忍受一進醫院 起薪就是

4萬多 到你退休還是4萬多的薪水嗎?

還年輕的話 快轉跑道吧 別對這行有太多的希望了
我大學也是念MT
不過後來去念研究所,完全脫離這行業了
雖說四萬多沒太多
但去跟其他非醫學院科系比起來
一般理工大學畢業起新才三萬多一點
文法商才兩萬多些
這樣不算太差
至於未來的升遷與調薪
其他科系也不是大家都一帆風順
MT這行業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
當然,能念醫學院其他更賺的科系會更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擠進去吧
MT的薪水雖然不高,
但也算是穩定了..

前面前輩說了很多, 小弟也都很有感觸.
雖然念生科或醫技好不到那裡去,
但以小弟在一家IVD公司當RD,
這點薪水也算是夠活了..

說實在的, 台灣的生技能夠起來多少, 實在蠻懷疑的.
以台灣的經濟環境與投資能力,
可以看到大家其實都抱著投機的心態.
趁機撈一筆"生技""奈米"的財, 沒有人是真的有想用心去投資的.
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你想會有多少賺錢的公司?
你在賺錢的公司底下能夠賺大錢的機會有多少呢?

其實我覺得也不一定是如愛麗絲說的"一日碰生科 終生碰生科"...
像我大學同學之中, 有不少人已經轉行了..
從LED業務, 專利工程師到資訊工程師都有,
讀了生科之後, 讓你對人生有一些領悟
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話說回來, MT的薪水大概就是愛麗絲所說的那個範圍,
工作固定, 比起苦哈哈的研究助理算是好多了..
省吃儉用點, 多少還是可以存錢的..

小弟碩士畢業後進入生技業界四年了..
領的薪水一開始也差不多是那樣,
多少也能存下一點錢..
雖然不多, 但最近考慮去英國唸博士,
大概還夠付得起一兩年的學費吧..

MT或生科這條路變化很多,
別太拘泥於報章雜誌的思維..
走出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不錯啦 獸醫的還只能管實驗動物咧

不過 台灣沒有生技這個行業 我贊同


台灣的生技頂多只能算製造業 至於研發專利這些..........慢慢等好了
人生嘛~~ 就是比當歸大一點 牛蒡短一點.... 口亨!! 我收集的好人卡都可以拿來打麻將了 撲克牌算啥

小弟也算是唸生科出生的。
大學唸化學,後來改唸生化,研究所改唸生物資訊。
後來找工作時,因為要養家餬口,只好去半導體廠工作。
為什麼呢?因為生技實在沒什麼工作機會。
尤其我是念理論的,真的除了研究助理能作,不然只能去唸博士班。
半導體雖然不算是我的興趣,但為了生活只好作此選擇。
還好當時選擇轉行,
因為當時很多很紅的生技公司現在都快倒了。
目前還在的生技公司真正賺錢的也不多。
有很多公司也只是
而且一個碩士到生技公司,只能幫博士作作實驗吧。
這樣跟研究助理有什麼不同呢?
作生技真的要賺錢一定得做藥,但是台灣的環境真的很難。
想要走這一行的建議還是出國吧!

關於檢驗師的部份,
我還是要給你們鼓掌鼓掌,
因為你們是太重要的一環!
你們的努力和符出相信還是有很多人肯定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