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引用的文章中, 作者舉例或許為真實情況,但細看保費漲價原因,也不過就是按實際收入來收保費特別是保險業務一例中, 以公會名義納保最低保費本來就是走巧門,這個門的存在和勞保中的年資又有相關連舉例按實際收入收保費來凸顯漲價的不合理,我覺得舉證的很失敗像胡瓜,林志玲之前都是類似這種狀況(實際高收入,健保報低消)我不認為他們有啥抗議的正當合理性目前的商用保險其實也有很大部分是依存在健保之下商用保險多是補助性質,而非真正負擔醫療所需全部費用試問如果不保健保只保商用保險而想享受與健保同等的待遇商用保險的漲價幅度就絕不會像政府這麼客氣了健保局對醫界各科都有相當嚴格的管控機制這個機制使得醫療院所必須在所提供的醫療品質和民眾獲得的就醫品質中拉扯所以健保局的腳色都是兩面不討好的健保的問題實在是很盤根錯節我覺得記者要挖出健保的問題所在,不能只在保費漲價多少中打轉應該要再深入打到漲價癥結所在我相信不是找不出來,只是記者不夠用心
大家都認定賺的多的人,就應該承擔多一點,我個人不太不認同。一個年薪500萬的人1. 繳稅約100萬2. 健保要付15萬3. 小朋友念書又有排富條款4. 老人年金有排富條款5. xxxx有排富條款6. xxxx要多付???大家都認為賺的多的人是罪有應得嗎?他們是不是相對來說,付出比較多的努力在工作上?他們是不是相對來說,犧牲了生活品質與健康?為什麼國家要幫他們分配財富?賺的多必須承擔的多,這是OK的,但不要無限上綱,以後就跟歐洲國家一樣,社會福利很好,大家卻不想努力工作(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