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學教授在虎爛時有說過,台灣某些的基礎科目不太行,如材料物理、材料力學、冶金什麼的等,這種基礎研空,需要五年、十年的努力才有成果,甚至努力一輩子都沒有成果,投資大,回收慢,就比較少人研究。再來就是缺乏某些礦產,研究起來也比較不方便。
台灣人的眼光與決心:台灣市場太小,引進裝配場,把泰國、越南的引擎、零件引進來然後享受國產車國產製造的稅賦和保護機制。韓國人的眼光與決心:韓國市場太小,借大把大把政府的錢(人民繳的稅和外債)然後燒鈔票,進軍全世界,賠錢在美國賣車,無息貸款鼓勵甚至願意買韓國車我就把你的Toyota、Honda加價回收。結論:誰好誰壞很難講,因為身為消費市場的美國老大是制訂制度的人,你要是賺太多,就逼你把幣值升起來,這好比一堆工蟻努力建築蟻窩,庭院裡的主人看你不爽,拿起水管把蟻窩沖掉就結束了。蟻窩裡的蟻后(大統領)和跟蟻后交配的雄蟻(財團)早在第一批工蟻被沖倒時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