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傳統中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無關政治)

Lutz wrote:
說起來一切都只是習慣...(恕刪)


>>說起來一切都只是習慣而已...
好不好認這同樣也是有科學根據的,
而其影響包括字意與字形兩方面:
因為正體字較符合系統化,類推容易,簡體則顯得混亂些
舉例說:我們真正在學校學過的字頂多三四千字,但認得六七千字並無問題,
唸得出來的就更多了(先不論音對不對)。
但看簡體字約仍有一至二成難以辨識,因為簡過頭而亂了章法。
至於字形上,由於簡體筆畫較少,造成字形接近度偏高,故區分度較低。

將正體等於是古字、罕用... 等見解實在偏頗,
要說古字,簡體字集內一樣一堆你我罕用,只出現在古籍中的字,
問題是簡體字有兩成的字和正體差異太大,
所以才會看不太懂古籍(和看正體白話一樣的道理),
或因正簡某些字多對一的狀況產生混淆等等。

正簡完全相同的字約佔六成,相似者兩成,剩下兩成差異較大,
兩者主要差異就是簡體字筆畫少些(故字形不太一樣),
學正體可以方便的閱讀古今文書,簡體則難多了。

Lutz wrote:
首先, 我從沒說過...(恕刪)

Lutz wrote:
貓‧如此瘋狂 wrote:
即使如此,正體中文也...(恕刪)


首先, 我從沒說過簡體中文可以代替繁體中文, 更沒提過繁體中文可以廢掉
只是文字的演變方向如果是讓繁體中文消失, 那也只能順其自然而為
就像文言文跟一些古音, 或是一些古時的用法一樣, 會因時代變遷而消失或沒落

其次, 再提到中國文字的問題, 您說繁體中文都是符合六書原則
但事實上所謂六書並不是中國文字 "造字的原則"
只是後人依其文字產生方式的不同而加以歸類而已, 就連歸類也未必十分明確
象形就不提了, 其他會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每個都離其原意愈來愈遠
隨便拿個字來說, 例如 "遼" 這個字屬形聲, 那如果一開始就寫成 "
而且有些字的不同寫法也是一直並存, 並不是只有一種用法或寫法
所以我認為稱為繁體中文或正體中文並不是那麼重要
我不寫簡體字, 但我也不認為簡體字就一定不好, 只是中文的另一種寫法而已

另外, 支持或不支持正體中文的稱呼不一定會扯上政治, 別動輒以此扣帽子


唉...大大別急著回文,請先看清小弟的文意再說
「即使如此,正體中文也應予以保留,不該偏廢不是嗎...」這句話是針對一樓發文大大而有所呼應的,並不是針對您發言,文中並無張冠李戴之嫌
和您交換意見的部份是在下一句話開始
您認為「文字的演變方向如果是讓繁體中文消失, 那也只能順其自然而為」
無所謂啦,您採取的是消極的態度,在下傾向的是有積極保存的必要,看法不同而已

您說六書是歸納產生的,沒錯,但是誰也不曉得當年老祖宗造字想的是什麼
既然正體字能歸納出六書原則,是以六書又何嘗不是造字的依據...這麼說您聽得懂嗎?
又說世上物體運動莫不符合牛頓運動定律,吾人只知道此定理為牛頓歸納所得,造物主發明此律的用意和方式為何,其實不那麼重要,也沒有人知道

另外,支持或不支持正體中文的稱呼當然不一定會扯上政治,在下不是針對您發言,只是簡體字正體字相關討論串已經被刪了兩三次了,不想再看到此深具意義的討論串再度流於口水之爭,故有所感,您也別急著戴帽子才好

如果小弟語意不清,讓您覺得被冒犯了,那真的是在下失禮
在此鄭重向您致歉,望您海涵
也感謝您對於正體和簡體字之間提供不同的看法
謝謝^^




NAMENNAYO~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