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藍醬 wrote:
一、最佳上鏡刺客:荊...(恕刪)
還少一個豫讓
成語 : 士為知己者死, 指的就是他
豫讓,是晉國人,以前曾經侍奉範氏和中行氏兩家大臣,沒什麽名聲。他離開那裏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別地尊重寵信他。等到智伯攻打趙襄子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滅了智伯;消滅智伯以後,三家分割了他的國土。趙襄子最恨智伯,還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豫讓潛逃到山中,嘆息著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為他復仇而獻出生命,用以報答智伯知遇之恩,那麽,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沒有什麽可以慚愧的了。”於是更名改姓,僞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身上藏著匕首,想要用它刺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讓,衣服裏面還別著利刃,豫讓大吼說:“我要替智伯報仇!”侍衛想要殺掉他。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人啊。”最後還是放他走了。
過了不久,豫讓又把漆塗在身上,使肌膚遍體腫爛,像得了癩瘡,吞炭使聲音變得嘶啞,使自己的形體相貌不可辨認,沿街討飯。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說:“你不是豫讓嗎?”回答說:“是我。”朋友爲他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信您。親近寵信您,您再幹您所想幹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的嗎??何苦自己摧殘身體,醜化形貌,想要用這樣的辦法達到向趙襄子報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難嗎?”豫讓說:“托身侍奉人家以後,又要殺掉他,這是懷著異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後世的那些懷著異心侍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
豫讓說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趕上外出,豫讓潛藏在他必定經過的橋下。襄子來到橋上,馬受驚,襄子說:“這一定是豫讓。”派人去查問,果然是豫讓。於是襄子就列舉罪過指責他說:“您不是曾經侍奉過犯氏、中行氏嗎?智伯把他們都消滅了,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托身爲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經死了,您爲什麽單單如此急切地爲他報仇呢?”豫讓說:“我侍奉範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土那樣報答他。”襄子喟然長歎,感動的說:“唉呀,豫讓先生!您爲智伯報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寬恕你,也已足夠了。您該自己作個打算,我不可能再放過您了!”命令士兵團團圍住他。豫讓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埋沒別人的美名,而忠臣有爲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寬恕了我,普天下沒有誰不稱道您的賢明。今天的事,我本當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幾下,這樣也就達到我報仇的意願了,那麽,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應我的要求,我還是冒昧地說出我的心意!”於是襄子非常讚賞他的俠義,就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說:“我可用以報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於是以匕首自殺。
自殺那天,趙國有志之士聽到這個消息,無不爲他流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