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教育部啊教育部! 你要怎麼面對那些繳不起學費沒錢吃飯的國內學子啊

國你老木


























您的文章本文少於15個字, 將無法儲存文章
謝謝指教~~~~~ 無敵金句,可用於回答任何提問,瞬間讓提問者頓時語塞,就算是辨論冠軍也傷不了你
台灣本來就是如此
教育資源都集中有金字塔上層的人
政府不是鼓吹優生學,學者不是鼓吹菁英教育
深入講的都有這方面的隱喻

那些經濟不好的家庭
其實政府很想跟你們說沒錢就別生了
不然生出來萬一沒有念個台青椒,又被人念說念的是學店

台灣政府還是學者一直都在將資源做不平均的分配
讓有錢的人更有利,沒錢的人更難生活
反正影響不到他們,因為他們不屬於這個圈子

所以囉,只能默默接受,不然就來一場浩浩蕩蕩個革命吧
難不成全民的納稅錢,都得要拿去幫所有學生唸完大學研究所還供餐?

我覺得必需弄清楚義務教育的含意吧。
mo0928o1 wrote:
因為他們部屬於這個圈子


答對了
往來無白丁
要他們去想像每年暑假要開學要去找那好幾萬學費的心情
那是太牽強
因為他們想像不到
他們的孩子讀私立大學能補助到35000元
學費不貴啊!
serio wrote:
最近認識一個朋友因為繳不起學費只好休學...(恕刪)


話說 小弟念大學期間 身邊不只一個這樣
而且 小弟身邊有超過7成的學生 就貸和打工賺生活費和便當房租等 不用就貸和打工的學生真的很幸福啊
(據說 私立大學和科大技院等 更是誇張 偏偏政商名流們又不是這一塊的 完全不知道其中苦)
然而 不是每個打工的 都是為了買名牌等 在小弟身邊那畢竟只是少數

不照顧國內學子 只照顧外籍的(有的外籍學生真的是就只會英文 專業程度和水準低落...)
老問題了 大學時早就譙到不想譙了
小弟唸書就體認到一個道理: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最不爽的是
大學時老是聽到(一些)教授說 要認真唸書不要短視(打工)
以後靠課堂的專業 一定會賺到比現在更多
要認真唸書 認真做專題 認真考研究所

小弟每次聽到這裡 心理想的只有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唉...還是等等下課趕去賺個便當、房租比較快
但是現實又有一面是:
要工讀 靠關係 走後門 跟上頭混得好每月可能多幾張
那些工讀愛做不做的 其實根本就是有錢人的小孩 他沒差
真正窮人想補助 居然還不符資格 只因為那嘖嘖稱奇的審核制度
新的硬體設備、好處都不是自家人優先
那些住在外面宿舍的?國人 晚上喝酒 空瓶直接往樓下扔
砸在一樓店家的門口


再說下去 恐怕因為太傷心 會說出"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的話來
serio wrote:
但是現實又有一面是:
要工讀 靠關係 走後門 跟上頭混得好每月可能多幾張(恕刪)


其實 有一點您可能更氣
有的學校的校內工讀 是外籍學生優先
他們撿剩下的無幾名額 才輪的到擠破頭的候補國內學子們
到最後只好用成績來篩選 最後大概只有全班(或全系)前三名才可能有機會撿到

打工...想要時間比較穩定的 大概就是外面服務業吧
賣場、加油站、便利店、速食店、飲料店等
或者 肯早起的 去早餐店也不錯 這個競爭的不多
不然 缺錢缺很大的 夜店、talkin'bar等賺更快
duncanwa2001 wrote:
增進學生國際視野不也是教育的一環?(恕刪)


不能因為國內有弱勢族群吃不起飯繳不出學費...就把其他有關教育的預算都拿去給這些族群
如果政府每個政策都要去考慮這些預算是不是應該把錢拿去用在弱勢補助上...
那國家毫無任何進步的機會...
該編列的預算就該執行....

要是大家都用樓主這種想法...那我看台灣都不要建設算了...
直接把國庫打開..讓人民去領錢....
繼續鎖國自己玩自己....
一些需要花大錢建設花大錢推動的政策就都不要玩....

因為只要一玩....就有人跳出來哭大家都沒飯吃了...為什麼政府不照顧!!!
我不想再亂花錢了啦!!!
duncanwa2001 wrote:
增進學生國際視野不也...(恕刪)

台灣的學生的國際視野其實還不錯
台灣的學界和媒體很喜歡
用少得可憐的一小塊來定義國際視野
不知道谁沒有視野

你看01上面蘋果區
每次新的發表
幾乎和國外是同步的討論

時尚生活區
一堆人直接上國外的網訂東西
開箱

這也是國際視野的一種
而且更生活化,更實際

有時連閒聊區都有一堆的高手

台灣的教授和媒體的國際視野才叫低

很多教授雖然留過學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語言能力有問題
還是無法與外國的學者相處

一天到晚只知道往大陸跑
除了和講中文的國家交流以外
一點國際觀都沒有

媒體更是不用說
國際消息少得可憐不說

一些記者引用外國的報導
根本是斷章取義
不知所云

小弟每次看到台灣的報導
查證原文都很無言

這些人反過來說台灣的學生沒有國際觀
管子牧民篇:

凡 有 地 牧 民 者 , 務 在 四 時 , 守 在 倉 廩 。 國 多 財 ,則 遠 者 來 , 地 辟 舉 , 則 民 留 處 ; 倉 廩 實 , 則 知 禮 節 ; 衣 食 足 , 則 知 榮辱。

政 之 所 興 , 在 順 民 心 。 政 之 所 廢 , 在 逆 民 心 。 民惡 憂 勞 , 我 佚 樂 之 。 民 惡 貧 賤 , 我 富 貴 之 , 民 惡 危 墜 , 我 存 安 之 。 民惡 滅 絕 , 我 生 育 之 。 能 佚 樂 之 , 則 民 為 之 憂 勞 。 能 富 貴 之 , 則 民 為 之貧 賤 。 能 存 安 之 , 則 民 為 之 危 墜 。 能 生 育 之 , 則 民 為 之 滅 絕 。 故 刑 罰不 足 以 畏 其 意 ,

如何得民心 管理人民 其實古人就已經很明白這道理了啊。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