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出來 wrote:最近推的雲端應該是手持行動上網裝置只要能上網的環境在行動裝置上安裝軟體可以即時回傳讀取數據,或是手動查詢資訊 現在有不少的系統都已經可以做到(應該說多到不行)Paper發了很多,也實作了很多...但是為什麼似乎能見度還是不高?我只能說理論與實際應用還有段距離吧想不出來 wrote:我比較期待的是,成立病歷資料庫整理各疾病發生前的徵兆跟數據病患透過網路裝置可以馬上回傳到醫院,或是通知病患盡速回診等等應該可以省下不少的醫療資源跟人事成本 這部分其實也有在做,而且不少人在做(話說這好像是我同學之前的題目)台灣在這部分有著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優勢--->健保資料庫包含原始資料檔:1. 住院費用申請總表主檔(DT)2. 門診費用申請總表主檔(CT)3. 住院醫療費用清單明細檔(DD)4. 住院醫療費用醫令清單明細檔(DO)5. 門診處方及治療明細檔(CD)6. 門診處方醫令明細檔(OO)7. 特約藥局處方及調劑明細檔(GD)8. 特約藥局處方醫令檔(GO)9. 承保資料檔(ID)這裡面就有很多資料可以去做Data Minging或者將各個疾病的徵兆與數據當作Node,再用Network的方式串連起來 (類似Facebook的方式,只是中間的演算法不同)理論上應該是可以串連出有用的資料 (只是健保資料庫真的太大了,我同學切到傻眼)講這麼多,其實關鍵的地方在於資料如何有效快速的傳送回所需的單位(醫療院所)這也是牽涉到網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