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畢業就有五個工作機會
在台灣,開設工業設計科系的大學不在少數,歷史也超過數十年,政府也投資不少預算協助本土企業建立自主工業設計的能力;只是,在過去,工業設計師不被重視,許多工業設計學系的畢業生甚至找不到工作。隨著台灣資訊電子廠商逐步發展自有品牌,加上近一、兩年來發展自有品牌的明基、華碩等廠商的產品,在國際設計競賽中屢獲大獎,電子工業設計人才逐漸從幕後被拱上檯面,成為另一群「電子貴族」新勢力。
「現在一個好的工業設計人才,一畢業可能有將近五個工作機會在等著他。」王千睿點出現在工業設計人才就業市場,已經與五、六年前大不相同。以明基而言,三年前公司成立時,設計中心僅七個人;三年下來,已增加十倍以上,有七十七位之多。華碩的工業設計部也在四年前,由不到十位增加到目前的四十多位。
隨著市場需求及消費習性轉變,好的工業設計師成為市場搶手貨。薪水上,因許多電子資訊公司仍將工業設計部門掛在研發部裡,因此這些設計人才不僅比照研發工程師的薪資,當產品得獎時,有的公司還會發放獎金或紅利,使得這些設計師身價羨煞不少人。「我們團隊平均年齡約二十八歲至三十歲左右,同事的年薪都已達百萬元。」華碩機構與工業設計部主任李政宜,承認外界對他們身價的認定與現實是相符合的。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訊產業公司委託我們代為尋找工業設計人才的案例愈來愈多,尤其是有經驗的主管級人才,更不容易尋找。」一○四獵才顧問中心經理黃郁仁,分析工業設計人才需求成長的趨勢,認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升,許多產品不僅重視實用,也開始要求美觀,資訊電子產業也體認到這點,紛紛將工業設計部門獨立出來或更加重視這個領域,造成工業設計主管及設計人才的需求增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