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在座的各位有聽過恐同症嗎?

29分..
跟現實中的我非常相符..
因為被亂摸過.
所以厭惡至極.
諾基亞西門子 wrote:
某次在石門風箏節看到...(恕刪)


有些女明星有說過時尚設計業的有些帥哥型男都是同性戀者
這行業應該是能看到最多同性戀者的行業了吧
第4、5、6、9題都得到1分,其他都0分,總計4分,
之前有同事跟我告白過,我很欣賞他的勇氣,
但對他實在沒感覺,所以就決定當做沒發生過一樣~
小強一號 wrote:
昨天HBO有演自由大...看完會覺得
連比較開放的美國都得經歷這麼一段保守的過去
更何況是相對保守很多的台灣?(恕刪)


很多人以為美國很開放,其實是一種誤解。跟其他比較先進的白人(為主)國家相比,美國可以說是最保守的國家。最大的原因,是當初移居北美殖民地的人以清教徒居多,導致後來的美國成為延續清教徒精神最主要的一個國家。相對於後來的「世俗歐洲」,美國基督教保守勢力是極大的,常常就會有同性戀者遭基督教徒謀殺的新聞,而平時基督教會也對於壓迫同性戀爭取憲法權益的行動樂此不疲。在加州的八號公投案否決同性婚姻的角力中,一些原本自認正統的教會還不惜跟平時被他們視為「異端」的摩門教聯手打壓同志。

台灣沒有這種基督教的包袱,而傳統中國文化對於「斷袖」「龍陽」其實也採比較寬容的立場,甚至民間信仰還有「兔兒神」專司人間男性同性戀感情呢!不過台灣流行文化向來承接美日,多少會把那種將同性戀當成罪惡的錯誤思想引進來,台灣民眾又常常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也跟著仇視同性戀起來......其實這是有一點荒謬的,因為中國傳統中只注重「無後」,而不太在乎「男寵」的,中國有些君主也都有「男寵」,文學作品中更是比比皆是。「紅樓夢」中賈寶玉跟秦鍾也是一對呢!
ChanSP1970 wrote:
很多人以為美國很開放...(恕刪)


所以大大的意思是說美國現在對於同志的接受度
比台灣還保守囉?
【算算看,你得了幾分?】 ------------- 15分


【恐同指數分析】

10~20 分:要注意哦!你是輕微的「恐同症患者」。雖然你
並不是非常討厭或害怕同志,但還是會有常常出現:「雖然
我不歧視同志,但是……」之類的想法。其實,在這些想法
的背後,還是隱藏著對於同志的偏見。

的確...我還蠻討厭一個gay同事
鵬摶九萬,腰纏十萬,揚州鶴背騎來慣。事間關,景闌珊,黃金不富英雄漢。一片世情天地間。元。喬吉
諾基亞西門子 wrote:
某次在石門風箏節看到兩個陽光型男
互相摟腰看特技風箏表演

那個畫面是真的很好看(陽光型男咩)

可是~我想~附近的女生一定會哀嚎~

太浪費了


這也還好啊~ 逛街也常看到T跟婆(女同性戀). 當婆的通常身材都很好長得又美,
比一般女性都還要特別有女人味....而且通常T還長得不怎樣(當然也有扮相俊俏
我這個男的看了都會妒嫉的),我看了心裏也是在哀嚎啊~~~

我比較好奇, 所謂的恐同症, 對於男同性戀跟女同性戀的害怕程度是一樣的嗎?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小強一號 wrote:
所以大大的意思是說美國現在對於同志的接受度
比台灣還保守囉?
(恕刪)


要看地方,美國很大。南方聖經帶諸州就挺保守的,不只對同性戀議題,對婚前性行為以及墮胎等等,很多人都很保守。像是墮胎診所常常被人放火,有名的墮胎醫師則被謀殺。

藍色州以及各大城就比較好一點。

美國人的優點是他們推崇獨立宣言以及憲法中的平等人權(註:美國人的平等人權),所以可以用這一點去推展平權運動。但是相對地,因為基督教的勢力很大,所以平權運動的阻力也很大。

在台灣,沒有多少人理憲法精神,這是缺點。但是優點是,宗教狂熱人士也少很多,不過一般人對於性別性傾向議題,不是道聽塗說,就是保持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需要多教育就是了。
ChanSP1970 wrote:
要看地方,美國很大。...(恕刪)

不只是針對同性,只要是性方面美國人其實都很保守。美國的電影都會拍兩個版本,有全裸的就給歐洲,給自己國家的就沒有全裸鏡頭。
聞きたいことがあったのに、二人の会話が車の音に阻まれて通り見舞うよ!
JERRYSKY wrote:
不只是針對同性,只要...(恕刪)


所以都是被迷片給誤導了嗎?
還是那些女主角都是外國人?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