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雙喜臨門啦 內有圖為證

我怎麼覺得 只有你會認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才算不枉此生!!

對我來說 要不就是你拍攝技巧好到讓我提不起興趣 要不就是那景點真的看起來就一點也引不起我去的衝動!!!
http://ccdo.kcg.gov.tw/index.php?url=40-102
高雄旗后砲台

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廷撥調水師把總一員及士兵百名駐紮打狗旗后。至康熙33年改派水師千總、把總各一員,步戰守兵70名及戰船兩艘,以守衛打狗等地。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清廷於旗后築砲台一座以為防備。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軍入侵恆春直攻牡丹石門,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禎來台加強海防,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后、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台,以共扼打狗港。與。旗后砲台興建於1875(光緒元年),1876年完工。旗后砲台位於旗後山頂,南北狹長和山勢走向一致,和雄鎮北門互為犄角,扼高雄港之進出,形勢相當險要,軍事上有其重要性。當初營造砲台的工匠,似乎想展現十八般武藝,在壁面、階梯上,運用了各種磚砌樣式,甚至每層階梯花式都不一樣,可說是磚砌藝術的櫥窗。本砲台聘英籍工程師設計,其雖屬西式砲台,但旗后砲台之正門入口卻十足中國式,尤其是八字門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更為其一大特色。

  至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10月15日日軍攻打打狗港,因黑旗軍統領劉成良事先逃往台南,日艦「吉野號」於砲戰中擊毀砲台門楣之「威震天南」前兩字,日軍兵不血刃佔領旗后等多處砲台,進佔打狗。日據時期,旗后砲台之大砲被拆走、溶毀。

  台灣光復後,砲台乏人管理,直至民國78年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旗后砲台為珍貴之二級古蹟,並於民國82年完工,84年修復後至今已十餘年,文化局藉由文化館計畫期望導入文化展示暨表演活動,並進行環境美化整備,旗后砲台活化後,將可媒合旗津相關文化資源,如旗津環島觀光自行車系統、踩風大道、高雄港眺望,成為最具歷史氛圍的文化觀光景點,提供文化休閒好去處,彰顯古蹟活化文化館效益。
光界來的人 wrote:
這個又沒有雙喜臨門之...(恕刪)

澎湖的也是在門兩側的雙喜
只是我沒仔細找我的照片

癲狂詹詹 wrote:
對我來說 要不就是你拍攝技巧好到讓我提不起興趣 要不就是那景點真的看起來就一點也引不起我去的衝動!!!


拍謝啦 因為這是手機拍的 那天沒帶相機 我也懶得每一張都後製
意境很不錯阿 不然出去玩還不就是山阿水阿樹木的不都一樣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美法
orerer wrote:
[洗]在哪裡?我沒看...(恕刪)


在牆壁這麼大的兩個字 沒看到我也只能說你 近視了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