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原住民生學雜費全免


親愛的馬桶 wrote:
原住民女性跟平地人結婚住平地後
還不是一個個把小孩改母姓成為原住民身分
就是要享受一大堆原住民超優福利
原住民考上大學研究所都有獎金
平常還有獎助學金
畢業後還有數萬到十萬可以領
鄰居就是原住民嫁平地人住平地大透天房
夫妻都是公教~月入至少12萬~也是把每個小孩改母姓~
從幼稚園到博士都有考試加分學雜費減免獎助學金原住民國特考
什麼鬼的優惠補助都有
再拿那些補助金去學鋼琴學才藝的
還一副得意的樣子咧
真是浪費了納稅人的錢
(恕刪)


當兵的學長就是這樣子~

還一臉很爽的樣子

quynh09260733 wrote:
當兵的學長就是這樣子...(恕刪)

還得意的誇耀說人家他一下就考上原住民特考當上公務員
你怎麼不去考公職呢?

原住民有一堆平地人想都想不到的獎金
看看那些常常拿出來對平地人炫耀說嘴的嘴臉
稅白繳了


每天早上走半小時的山路上學,是長輩們年少的記憶,卻也是現今東埔國小學生的生活。

單親和隔代教養的問題在東埔非常普遍,有些孩子從來沒有看過媽媽,更有些小孩必須照顧弟妹的起居飲食。

東埔國小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是一所原住民國小,全校只有六十六位學生,全校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合唱團,馬彼得擔任校長兼指揮,大部份的學生都是當地的布農族人。

對於偏鄉小校的學童而言,由於學校人數少,相對都市而言缺少兢爭,部落與都市的落差,常常造成小朋友的信心不足。

「成立合唱團是一種教育的策略,並不是教育的目的。」馬彼得說,很多學生在課業上得不到成就,就容易沒信心甚至放棄自己。

藉由合唱教學,讓學生透過演唱、比賽,建立孩子的自我肯定與自信,幫助學生在各方面的學習,能夠展現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合唱團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就連負責指導的馬彼得,自己也並非學音樂出身,透過台灣交響樂團的音樂下鄉活動,讓他開始學習如何指導合唱。他表示,部落資源遠不如城市,孩子沒有音樂底子也看不懂五線譜,所憑藉的就是對於音樂的熱愛。

馬彼得表示,孩子們入團不需考歌喉,只要準時練唱,把平時功課做好即可。平時也都是利用課餘的時間練習,並不會因為合唱團特色而影響課業。


馬彼得校長表示,成立合唱團不是為了要出去比賽,錄製專輯也不是為了參加金曲獎,而是為了讓孩子可以走出部落,看到外面的世界。




「在山上的部落,只要多一個知識菁英,就多一份力量,能夠改造整個原住民社會。」南投縣東埔國小校長馬彼得成立的合唱團,在第20屆金曲獎中,以演唱專輯《唱歌吧!》拿下評審團獎首獎殊榮。

親愛的馬桶 wrote:
還得意的誇耀說人家他一下就考上原住民特考當上公務員
你怎麼不去考公職呢?(恕刪)


為什麼妳知道呢?

我學長就是這麼說的啦。。。

妳好聰明
sintj wrote:
看看現在受惠的原住民學生哪幾個是真的日子過得不好的(我在我們學校看到的都不是)
甚至連自己原住民的母語都不會講

那那些你沒看到的原住民呢?
他們的父母連學校的午餐費都沒錢繳
台灣原住民的人數已經很少了
有必要這樣計較嗎?
jimmy2008 wrote:
原住民生學雜費全免 ...(恕刪)

人本來就有天才跟一般
但是掛上族群就是XXOO

但不可否認,原住民補助很多.............
所以
所謂的戶長,掛原住民....
男生漢人入贅給女生原住民
孩子算原住民
考試加分,又有補助..........................沒記錯的話。錯誤請指正。

所以看到錢的份上........................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如果為數眾多的外省眷村補助都可以接受了
原住民學雜費全免應該還算少的吧
就當作做功德幫忙他們上學
只要認真想念書的
我們就幫幫他
sintj wrote:
看看現在受惠的原住民學生哪幾個是真的日子過得不好的(我在我們學校看到的都不是)
甚至連自己原住民的母語都不會講
)


我來說一個例子,我看過一個原住民女學生,專四(18歲)就開車上課、實習,而且打扮可時尚,那就可以知道原住民不在是以往,落後窮困的落勢group。
chin1228 wrote:
如果為數眾多的外省眷村補助都可以接受了)


外省眷村補助?補助哪些?可以具體告知嗎?

我是建議補助要給

不過條件要改

要改成補助中低收入戶的原住民

不是齊頭式的平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