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還是要注意安全
很多家長小孩成年就買車送他
但是沒教他正確的騎乘觀念
不要以為技術好就可以掉以輕心
我某位的好朋友全家是玩特技車的
(以前跟小黑玩車的)
家裡都是上百萬的特技車 技術好到可以不用手及眼騎車
但是其中一位成員還是因為疏忽在而車禍喪生
鄭蛋蛋 wrote:
感謝xlkoala兄的建議,機車老闆也是跟我說yamaha的比較有力,
竟然小弟我已決定要騎50cc的了,當然也是希望騎比較有力的,看來我要再重新思考一下vino了...
放眼台灣車壇...以四行程50cc車種來看...
光陽最早嘗試...有早年豪邁50的失敗經驗...作為現行的新車改進的參考...在本土車廠裡面應該是領先的...
山葉跟鈴木都有日本母廠的支援...也沒有技術上的問題...
唯獨三陽...之前都只有100cc以上的四行程引擎...
那麼在失去Honda支援後...風/Mio那顆50cc引擎到底好不好...也很少聽說......
饅頭電子化 wrote:因為全部同意~所以全部引言
這種時候應該用的是加分...引言過長也算違規的唷...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VINO50是水冷3汽門,照顧上必定比較繁複
ymt零件就是出名的貴...螺絲又多到不行
還有這種車型的後座都不好坐喔...
如果要參考動力輸出,可以到監理所查...
就我所知國內兩家s排出力比較高
不過如此小排氣量根本沒差...
極速表現也差個2-3KM/HR罷了
機械的東西也是要看運氣的,同樣的東西不見的有一樣的表現
所以我不大認同ymt為最耐操的廠牌,因為關係到的部分太多了
就現在來講我覺得都差不多
walfman wrote:
小弟的建議是:
買100CC以上的復古車.
(Y牌vino我記得有100 ,125車型)
50cc馬力和實用度真的遠遠比不上100與125...
VINO有90CC不過是二行程現在也買不到新車了喔!
Ren1207 wrote:
機械的東西也是要看運氣的,同樣的東西不見的有一樣的表現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慘了,雖然說台灣的製車技術,不比日本,不過還是有一定的水準,不太會有什麼奇怪的問題啦(車王除外)。
Ren1207 wrote:
VINO50是水冷3汽門,照顧上必定比較繁複
在說明照顧上會不會比較繁複之前,先來說明一下為什麼VINO50會是水冷3汽門的原因吧!
在這台車出現之前,台灣市場上常見的四行程速可達大多都是兩汽門,一進一出,當然也有一部分的車子是四汽門,二進二出的設計,相較於二汽門,四汽門的車子有較好的進氣效率,所產生的動力自然也比較大,問題是四行程引擎進氣效率高,排氣效率自然也就高,動力反而不容易維持,有名的例子就是勁戰,尾速不太好拉,因為它是四汽門的引擎,先天條件就不好拉尾速。
既然如此,有沒有辦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呢?對於汽車來說,這相當容易,像是本田自行研發的VTEC系統,就可以改善這種問題,可是速可達受限於體積以及其他機械上的問題,一直無法突破這個難題,直到「某家專門製造小排氣量怪物的奇怪車廠」製造出了前無古人,後不知有沒有來者的「三汽門引擎」,這個三汽門引擎是進二排一的設計,既可保有四汽門的良好進氣效率,又不會被排氣問題所困擾,可以說是一種創新的設計。
至於水冷的部份,雖說水冷引擎較為複雜,但是台灣位於亞熱帶(我一直覺得應該是熱帶,我已經在穿短袖了)地區,再加上這台車主打市區騎乘,市區的行駛狀況就是走走停停,引擎溫度自然比較高,再加上很多人喜歡把背包上放置在腳踏板上,嚴重引響氣冷式引擎的散熱效率,所以VINO才會選用水冷裝置。
那這種使用新型引擎的車子會不會不好保養呢?其實不會的,汽門的部份在正常工作下是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水冷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畢竟這不是這間車廠第一顆水冷引擎,已經有相當經驗了,而且原廠自己就有自己的冷卻水,有需要可以更換(基本上是不用,除非漏水),其他的部份只要按照一般的機車保養方式,定期換機油與齒輪油,是不會有什麼奇怪的問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