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690 wrote:
雖然我不吃檳榔不過看...(恕刪)
先把農民的生計顧好再說...
檳榔、荖花和荖葉本身並沒有錯,我也不覺得這些植物是有害的...
荖葉平均價格一斤約200上下,荖葉的波動比較大,一斤幾十元到300元..
對農民已經算是很好的收入了,難道政府要農民去種一斤10元的荔枝?
如果不加紅灰,其實是沒顏色的...
本身應該無害吧...
應該是裡面的紅白灰 在作怪.......
《本草綱目》除了強調其具避瘴氣、可提神、驅寒及止痢之療效外, 並稱「賓」與「郎」皆為尊榮的表稱, 更為宴會時的貴品。
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鄭慧文在「英國心理學期刊」指出,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檳榔,有助於減輕病情。其針對太平洋小島的精神分裂症家族,進行基因分析,結果發現第二對染色體的突變,與精神分裂症的發作有關。研究人員針對70位患者,嚼食檳榔的反應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嚼食10顆以上時,症狀比較不激烈,比不吃檳榔的人來得舒服。因為,檳榔含有「arecoline」成份,對人體的影響類似於神經訊息傳導物質「acetylcholine」。這種物質會讓腦部的多巴胺減少,達到類似於精神分裂症藥物之治療目的。
檳榔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
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人生忙忙碌碌所追求的,大多是虛情假意,而所得的是無常和煩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