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大專生失業 10年來飆升三倍


vader wrote:
企管都唸那麼雜了還要浪費時間考一堆證照...出去工作就真的比較有用嗎?而且真的會用到嗎?只是讓考試單位賺更多錢吧!而且唸企管並不是培養來考證照的吧!!!


sorry,可能我舉企管這個例子不是很恰當...
不過,有證照的確在求職時比較有用.
不管你用的到用不到.

今天你連進一間公司的能力都沒有的話,一切都是多談的...
LESS IS MORE !!
其實證照這種東西很玄
尤其是商學這一部份的
你認真的研究之後 你會發現
絕大部分根本都是一堆垃圾
偏偏你的上司很信那一套(因為他可能就是那個機構的委員之一)
我都告訴那些要考證照的小朋友說

"考證照 是一種工作態度的表現"

大家都考 就當是交保護費八

如果你出來找工作 沒有工作經驗 也許證照會給你加一點點分數
但是不可能多
好的學校+機緣 比一堆阿撒不魯的證照還要好的多

別忘了 你進公司後 你考證照的表現 也算是主管的績效歐
真的要有意義的 不如去練你的外語能力



我想整個問題出現在科系的比例上,我想EE/EC背景的技職生在市場上仍然具有著高度接受度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下面的問題
1.台灣IT產業佔GNP是幾%
2.台灣IT相關科系佔所有系所總和比例是幾%

以前唸高中社會組和自然組的同學幾乎一樣多
但到了最後就業市場還是會反應出真正的需求量

我想以這點來說,或許技術學院的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或許還強過某些實在是太冷門的科系
技職生英文不好是事實,但除此之外我並不覺得在就業上有什麼樣的困難度

而之前有位伙伴發表變成這樣的情形要怪自己
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很理性的發言,也亦非解決事情的方法
因為一個健全的政府應該讓社會經濟活絡,讓各種層級的人才都能夠人盡其才,安居樂業
我想一代一代都是這樣,照基因學的理論來看現在的年輕世代並不會比老一代的差
當然每個人都想考好學校好科系,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都有能力
以他人本身之資質去論斷其作為我想並不是一個尊重觀點
重點是政策面決定了什麼,大環境改變了什麼,該怎麼去修正自己而找到生存方式

以上言論僅個人想法,興致勃勃的人想回文我想就免了
台灣的未來的確越來越堪憂,連我自己都不排除以後可能會在日本找頭路了

azureimf wrote:
我想整個問題出現在科系的比例上,我想EE/EC背景的技職生在市場上仍然具有著高度接受度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下面的問題
1.台灣IT產業佔GNP是幾%
2.台灣IT相關科系佔所有系所總和比例是幾%

以前唸高中社會組和自然組的同學幾乎一樣多
但到了最後就業市場還是會反應出真正的需求量

我想以這點來說,或許技術學院的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或許還強過某些實在是太冷門的科系
技職生英文不好是事實,但除此之外我並不覺得在就業上有什麼樣的困難度

而之前有位伙伴發表變成這樣的情形要怪自己
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很理性的發言,也亦非解決事情的方法
因為一個健全的政府應該讓社會經濟活絡,讓各種層級的人才都能夠人盡其才,安居樂業
我想一代一代都是這樣,照基因學的理論來看現在的年輕世代並不會比老一代的差
當然每個人都想考好學校好科系,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都有能力
以他人本身之資質去論斷其作為我想並不是一個尊重觀點
重點是政策面決定了什麼,大環境改變了什麼,該怎麼去修正自己而找到生存方式

以上言論僅個人想法,興致勃勃的人想回文我想就免了
台灣的未來的確越來越堪憂,連我自己都不排除以後可能會在日本找頭路了



你唸的系所冷門,是這個社會,這個大環境逼你的嗎?!
今天,你選志願的時候是你自己決定的,又不是政府硬性規定你一定得念哪一科.
冷門的系所一定會失業嗎??



不管你唸的是哪個學校,哪一科系.
在那個四年能充實自己多少就充實自己多少.
每一個行業都在缺人,
當你本身求職的條件好到讓人無從挑剔時,你會怕沒有工作?
LESS IS MORE !!
noelk wrote:
國內大專學歷的失業人口,十年來飆升三倍。學者憂心不久將爆發大學生向政府要工作權的大型社會運動。

重建教育連線、全國教師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教改(新聞、網站)團體昨天舉行第一場「教改總體檢」座談會,前教育部(新聞)長郭為藩、前政大教授鄭石岩
等學者擔憂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呼籲教育部重視技職教育,優先把十二年國教延伸到高職、鼓勵新設單科專業高中、大學加開就業學程,避免大學生以延畢、讀
研究所逃避失業。

主計處統計,民國八十四年我國約有七十五萬名大專生,九十三年超過一百廿八萬人(成長七成)。高學歷人數大幅成長,引發更高的失業率,八十四年每月平均四點六萬名大專以上學歷失業人口,九十三年激增三倍到十三點六萬,去年八月更創新高,達十七點一萬人。


很弔詭的數字遊戲...
民國84年與93年兩個時段相比,大學生增加了70%(約53萬人)
失業人數呢?從4.6萬成長到13.6萬增加了約195%(約9萬人)
新聞標題是:10年來飆升三倍
不過仔細算一下:
民國84年75萬大學生裡面,有4.6萬失業,比例大約是:6.133%
民國93年128萬大學生裡面,有13.6萬失業,比例大約是:10.625%
也就是說,成長幅度是4%

這種感覺好像當初「二月河熱」一樣
替雍正翻案,所以把康熙年間最低的國庫數字抓來與雍正年間國庫最高數字比較
藉以凸顯政績一樣

記者是要凸顯失業人口成長速度
不過,如果能這麼單純計算就好了
還得考慮從84年到93年的就業市場變化以及職缺數量變化來觀察
更別說各種科系的就讀學生數量變化與就業市場的關係...
老實說,個人覺得記者是故意挑比較大的數字來刺激讀者的...
無尾熊的尤加利樹: http://magic0623.wordpress.com

Magic0623 wrote:
很弔詭的數字遊戲...
民國84年與93年兩個時段相比,大學生增加了70%(約53萬人)
失業人數呢?從4.6萬成長到13.6萬增加了約195%(約9萬人)
新聞標題是:10年來飆升三倍
不過仔細算一下:
民國84年75萬大學生裡面,有4.6萬失業,比例大約是:6.133%
民國93年128萬大學生裡面,有13.6萬失業,比例大約是:10.625%
也就是說,成長幅度是4%
記者是要凸顯失業人口成長速度
不過,如果能這麼單純計算就好了
還得考慮從84年到93年的就業市場變化以及職缺數量變化來觀察
更別說各種科系的就讀學生數量變化與就業市場的關係...
老實說,個人覺得記者是故意挑比較大的數字來刺激讀者的...


說真的...你講到重點了
誇大的報導一向是台灣新聞媒體的最愛
唯恐天下不亂...
反正也沒多少人會去多想

話說回來
台灣的教育方針越來越偏頗倒是真的...
我是Hiroyuki
我怎麼覺得我待的餐飲業老是在缺人阿?
我總覺得是「要不要做」、而不是「找不找的到」的問題!
最近老聽到主管說要提升餐飲業的水準
看來那會是一條很艱困的路歐
個人認為~企管的,除非是走財務,要不然,證照其實是可以不必
(行銷配什麼證照阿?!)
人管方面老師說那些這照都是去一些地方上完課再考就有了(變相收錢嘛><)
(那你乾脆再應甄的時候加個筆試就好啦)

--
不過我想考個ERP證照
基督徒的喜樂
那些title名詞都是假的
只有自已努力才是真的
努力充 實自已
多學多吸收一點
把身段放低
凡事不要斤斤計較
其實沒有那麼嚴重的
失業是自已&環境造成的
無法改變環境
只能改變自已
大概清楚了!我要去開水電行了!反正換換馬桶的桿子,換日光燈管!都收五六百好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