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偵測系統 wrote:死亡使得年老和年輕之...(恕刪) 好文感謝分享五分奉上上吐下瀉 wrote:你有曾經面對自己親人...(恕刪) 人遲早都要面對這件事不是你面對親人就是親人面對你短期內的傷痛是必然的再跟你講個不幸的事若至親是在你面前往生的畫面會一輩子烙印在你的腦海裡
每個人內心的自我調節能力都不同,同樣是父親去逝家中三兄妹反應出來的狀況都不一樣,這無關乎感情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不同,但是,真的時間是良藥,經過六年大家已經能很平靜的聊起爸爸對我們的好,而不再是提起後以眼淚收場。
在通常的情形下,沒有人去想關於死亡的事,但當某些這樣的事情發生時,像這樣的悲劇──父親不在了,母親不在了,愛人不在了,你的孩子死了──像這樣稀有的片刻必須加以利用,這些稀有的片刻不應該被浪費掉。所以,就是走出情緒,因為它毫無用處。走出這個查理布朗的雲並且註視死亡。你跑得越遠,死亡就越會變成記憶,你將會接受它,然後它就無法被利用。你仍然離它很近;它仍然清新──傷口還沒得到治療,我可以看到傷口還在那裡。只要在它被治好之前利用它,那麼這個傷口就可以成為彼岸的訊息。
結構偵測系統 wrote:死亡使得年老和年輕之...(恕刪) 先嚴在六十四年過世先慈在去年往生現在我的頭銜是孤哀子921災區的搶救日子..無數冰冷不全的屍體...就在那幾秒間歷經過這樣的人間煉獄讓我面對死亡議題感到不如迎向死亡更具意義因為那只是千萬分之秒的事情而已但如果投入從事志工的經驗而言苦難死亡等同流水清澈透明而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