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下上周末五專同學會到場同學接近20人大家聊完喇賽完有位同學說,現在外面工作那麼難找,但是我們班好像還沒有人找不到工作的~XD大家對看了一下,好像是這樣耶..大家也不知道為啥大概我們學校出來的不管有沒有再進修都是很耐操的吧 ,外加社會上有一狗票學長,...這是很特殊的情感
我覺得學者把被迫失業者跟自願失業者都當成尼特族是有問題的。被迫失業者套用這種立即上工是ok。但自願失業者比較像是所謂尼特族他們失業不代表他們沒能力,也不代表他們有工作意願。這種是比較偏心理層面的問題,立即上工這種政策在怎麼推都幫不了他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醫好暫時解決問題那還好。就怕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簡稱NEET)批評之前先看看尼特族的定義,除了就業之外還有另外兩個條件。簡單講就是即使找不到工作,還是要隨時充實自己,自我成長,才不算在家浪費生命。如果以為畢業後就可以把書本丟一邊,找不到工作怪別人,不會檢討自己能力上的差異,那就恭喜加入NEET。
老實說,我也畢業於一個三流的私立大學企管系但全班54人,就我知道的除了結婚以外,每個都有工作當然你要說多好的是沒有啦除了幾個混業務做的不錯以外薪水也就三萬左右吧但不至於會沒工作呀所以我真的很不了解連我們這種學校畢業的,都沒有失業人口那些大學失業人口到底是怎樣???可能真像樓上大大說的我們比較不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