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cafly wrote:
但在這裡卻被批的一文不值
看來各位大大的要求
真的比我高很多...(恕刪)
轉運中心這東西對台灣人來說還是很陌生,再加上最近流行批市府建設,很多人只要看一看新聞就起乩了~就算給它蓋100個出入口,無腦的鄉民還是會跟著無腦的記者亂批一通的。
轉運中心是一定要蓋的,不然那麼多大車進站出站,通通塞在路上有比較好?那些高要求的人應該都只會窩在電腦前嘴炮吧。就像台北車站本身就該做了,那麼多公車站牌,前面的忠孝西路根本就是全天候的塞。其實台北車站應該就要蓋成轉運中心,把長途客運、公車、排班計程車通通內化掉,外面的交通才不會像現在這樣打結。
http://goo.gl/b3MUUb 支持環保 減少用紙 發票要刷 手機條碼
            總樓地板面積共74436坪的交九大樓(京站),實質用於轉運站部份更只有6995.8坪,僅佔總坪數近9.4%,還不到總面積的1/10。號稱全台規模最大的首座立體交通轉運站,不僅轉運功能堪慮,現在更根本已經成為「京站」商場的附屬巴士接駁站。
市府當初於規劃交九轉運站時,開宗明義就要求應至少能包含D1轉運站功能,而且也要求應能將相關衝擊內部化處理。但如今在「商場功能極大化,交通功能極小化」下,所有的理想期待全部落空。結果現在D1轉運站內13家業者,共49條路線,最後卻還要將其中10條桃園以北路線另闢台北東站用地收容。最後也因為「蓋的太小」,導致目前交九轉運站與啟用後可能造成的內部與外部交通問題,全都無解,甚至還要以承德路站外下車作為因應。一個號稱全國規模最大的首座立體交通轉運站,竟然最後卻是這樣收場,交九案已宣告失敗。
macacafly wrote:
但在這裡卻被批的一文不值
看來各位大大的要求
真的比我高很多...(恕刪)
市政府不能做的更好嗎?
--------------------------------------------
http://blog.udn.com/yumei0750/3224329
但是近日在興建完工後,外界才發現由於93年設計時,相關單位樂觀認為未來交九興建完成後,因高鐵業已通車,預期旅運量會從當時平均每日約2000餘班次,尖峰小時平均約202個班次規模大幅縮減,而把轉運站規模極小化設計。但如今國道客運實際旅運量卻是已經膨脹到尖峰小時平均約350個班次規模。可承載運能過小,車道與站體相關設計又無法將外部衝擊內化,導致待交九通車後,不僅無法作為北市另一個紓運中心,反而成為北市塞車製造總站!
而且更離譜的是,總樓地板面積達74436坪的交九轉運站 ,在興建完成後,實質客運轉運站總樓地板面積卻只有6995.8坪 ,僅佔總樓地板面積的9.4% ,僅與其中的旅館用地(6887.84坪)不相上下,但是商場、影城與俱樂部的總樓地板面積卻高達了21843.26坪,高達整棟建物的29.35%,足足是轉運站的3倍大。此外就連住宅用地(13971.9坪)與停車場(12363.1坪)也都是將近轉運站的2倍大。如今再加上轉運站被「藏於商場後側」,民眾要搭客運還要拖個行李翻山越嶺,交九轉運站不僅轉運功能堪慮,現在更根本已經成為「京站」百貨公司的附屬巴士接駁站。
據了解,交九轉運站整體建案原本僅單純規劃作為國道客運轉運設施,但由於招標不順,該BOT建案於91年11月第二次招標時,大幅放寬招標條件,除原有客運轉運站功能外,還正式納入旅館、百貨商場、餐飲服務與辦公大樓等設施進駐。此外,更放寬容積率上限至560%,政府還減免土地租金、負擔部份匝道興建費用,並協助投資人取得中長期低利融資,希望能增加業者投標誘因,只是該次招標仍以流標收場。
而為求順利標出興建,市府於92年7月第三次招標時做出更大讓步。捷運局將招標公告直接「量身訂做」改依日勝生公司所提的投資計畫書規劃。
--------------------------------------------
http://sdpo.dorts.gov.tw/traffic_9/advertise.htm
台北車站交九 開發案第三次招商今天公告
3. 應付政府價金總數由二十四億八千三百多萬,降為十八億六千六百萬餘元。
4. 簽約金約由九億餘元大幅下降為二億六千萬餘元。
其餘應付政府價金大部分可於營運後二十年內低利分期付款。
-----------------------------------------------
所以 18.6 億 / 7.4萬坪 = 每坪 2.51 萬元的權利金
取得 五十年的經營使用權
那你一定會問,那為什麼其他人不去標,
相關的興建與營運計畫 要經過市府、相關審議委員會等單位的審核,
不了解高階長官們 與 委員們脾氣的公司,敢去標嗎?
ps 最近看到旁邊的市民大道塞到爆了 ...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