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氣象局備說預報不準確,CNN卻料雨如神.

既然是預測,有包準的嗎 ??

如果包準,那幹麻還叫做預測 ??

只是氣象局事後只會說一堆理由,不提出增加準確率的改善方案,聽起來難讓人信服。
在巔峰的時候留下精采、在脆弱的時候離開。
不知道中度颱風的撤離標準跟強烈颱風是否相同?難道雨量不能預估多點然後再下修嗎?要是達到標準就強制撤離想必所造成的災害會降低很多......氣象局7度上修雨量真的是有檢討的空間阿!
不知是否有CNN預測的數據?
不然只是講"豐沛雨量"這樣就叫準?
每次有災難 氣象局就成箭靶
其實有幾次報的很危險 結果沒事 也被罵翻了

預測本來就是因為無法知道 才需要去預測

難道有人會知道開始跑得很快的莫小姐
最後會賴在台灣不想離開

星期五一早起床看到外面的天氣 還以為颱風走了(在台北)
但是開電視發現根本中心還在外海
這樣的慢慢走 跟早先時速20幾公里差很多吧

但是大部分的人看到媒體下的標題
絕得是報不準造成的

但是有人去了解過氣象局
沒日沒夜的觀測 預報 會故意報不準來騙人民嗎
真的是真心換絕情

這次我看她從預測的路線並沒有不準 都還算是誤差範圍內
但是 影響的時間 他並沒有明確的指出會有多久

會修正還不是因為颱風速度變得很慢 幾乎是滯留
才會一直修正雨量的上線

這種天災 多點鼓勵 少點責難 不要像官員只會把責任往外推 把功勞往身上攬


季羅 wrote:
不知道中度颱風的撤離...(恕刪)

氣象局原先未登路前預估的800~1000毫米雨量不夠多
反正不管往上往下修,落差太大都有人罵
這只是媒體長他人威風的無聊報導..?
料雨如神 ??????????????????????????
證據在哪,主播隨口說說下很大的雨就是了嗎?
guliano wrote:
既然是預測,有包準的...(恕刪)


沒有提出改善方案嗎?
就我所知一直都有吧
氣象局以外的學術研究一直也有
國外相關單位以及學術界也一直都有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這些研究人是在做什麼?

還是老話一句
沒有讓你知道不代表沒有正在努力
救災體系有沒有效率和氣象局準不準沒什麼關係, 全世界沒有人的天氣預報會是100%準的, 連毫秒必爭的F1運動中, 各隊自己燒錢養的氣象團隊也會有失準的時候, 一般所謂預測一定會先有模型, 而模型的參數都是依據歷史經驗來的, 所以很明顯的這絕對預測不到特例的極端現象, 這幾年溫室效應下氣候變的更極端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氣象局這次預估的1000mm已經是比較多的看法, 之前CNN所謂的豐沛雨量提的數據是500~1000mm, 我覺得氣象局並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官員們面對天災的態度, 整個救災體系根本完全動不起來

1. 總統要自己打電話叫抽水機?
2. 行政院長說中央地方一律靠媒體聯繫?
3. 地方首長和救災體系的內政部長竟然是利用媒體call-in進行對話?
4. 地方求援於國軍, 國軍卻在等上級指令?
5. 總統到救災中心第一發言竟然是怪氣象局和水利署? 心態明顯就不對, 最先的應該是災區救援情況吧! 可見心不在此, 心態就像做錯事怕被罵的小孩子, 先推責怪別人

....

剛去捐錢了, 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有物資捐物資, 心在台灣, 在百姓, 什麼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阿哈哈哈 wrote:
沒有提出改善方案嗎?...(恕刪)


你覺得我們能100%掌握大氣的運做變化嗎
蝴蝶翅膀的長時間振動就能產生風暴
那你覺得大自然中總共有多少變因在為大氣系統增加不確定性
這還不包含社會跟人文的變因


說更簡單一點
一滴水從同樣的高度落下在同樣的材質表面上
環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
散開的形狀能不能每次都一樣 或者說 電腦有沒有辦法預測?
gt82025 wrote:
你覺得我們能100%...(恕刪)


個人覺得
100%這種數字基本上不存在於科學
更不存在於現實
就如簡單的積分
那也是去逼近的結果

物理上推導出來的方程式理論
幾乎也都是在種種假設下完成
既然有假設就會有不完美

我以前也想過不需要這些假設
但事實上以目前能力沒有辦法處理這麼多變因
因此電腦計算機出來的結果是個方向
最後還是得要靠人甚至經驗去修正

現時也是一堆學術論文在對模式做出改進探討
最直接就是和觀測作比較
以我自己的"個人"觀感來說
目前的結果當然無法滿意
但以科學理性的來分析
是已經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準確
當然套用在現實生活中
那其他的不準確數值部分就是場災難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