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級重巡洋艦(たかおがたじゅうじゅんようかん)是日本帝國海軍重巡洋艦的艦型之一。同型艦為數4艘。
高雄型重巡洋艦
艦種 重巡洋艦
艦名 山嶽名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B%98%E9%9B%84%E7%B4%9A%E9%87%8D%E5%B7%A1%E6%B4%8B%E8%89%A6&variant=zh-tw
高雄型在書類上是日本最後計劃建造的一等巡洋艦艦型,該型以後建造的巡洋艦全為二等巡洋艦(輕巡洋艦)。另外,同時起工的二號艦愛宕於1932年3月較先竣工。
基本的計劃主任,平賀讓造船大佐在完成「妙高」設計後出差海外,所以後來由藤本喜久雄大佐負責。1萬噸級重巡洋艦。基本上維持了妙高型攻撃力,亦付加了更高的艦隊指揮能力—載搭大型的艦橋。もっとも、艦橋は防禦區畫を短縮するために煙突の煙路の上に艦橋が載っているというレイアウト上の理由で大型化している面も大きい。與妙高型相比的優點是將魚雷發射管由上甲板移到中甲板,亦其特徴。同時,就第四艦隊事件之機,將高雄、愛宕多餘的大型化艦上構造物進行縮小工程更艦隻重心若干下降。但是,在速力與安定性等比較下較妙高型差。
高雄、愛宕、摩耶與鳥海最終時的艦橋形狀及起重機的配置各有不同。これは鳥海、摩耶が近代化改裝を太平洋戦爭開戦に伴いうけられなかったためである。但是,摩耶在戰時中損傷修理的時候與高雄、愛宕接受同改樣的改裝,將第3主砲塔撤去,最以代之的為設置2座高角砲。
說高雄型為妙高型重巡洋艦的準姊妹艦亦不為過。其20釐米主砲的仰角為70度並能對空射擊,另外擁有4門高射砲。在昭和14年的改裝中,擁有魚雷發射管16門、高射砲8門。
各艦在太平洋戰爭中各地活躍,並取得不少重大戰績。其後4艦同時參加雷伊泰灣海戰,但除高雄以外,其餘3艦均相繼沈沒,而唯一生還的高雄在終戰時於新加坡大破著底處於癱瘓狀態。
[編輯] 同型艦
* 高雄
* 愛宕
* 摩耶
* 鳥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