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x wrote:
真是很奇怪的立委,會不會管得太寬了
明明這些借錢的人在借錢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完整的利息與手續費的規定
既然明知利息高,卻還願意向銀行借錢,那就該負起還錢的責任
今天又不是銀行逼你一定要借錢,還不出錢卻要立委逼銀行降低利息,到底是哪一方在搶錢
如果今天20%太高,不知道合理的利息應該是多高??
說不定今年改成15%,明年還是有一堆人喊著這樣的利息太高.又希望要降成10%,後年又要降到5%
我看銀行乾脆叫這些人去找立委借錢好了,利息只能定個3~5%,看那些立委敢不敢這樣借錢
既然明知利息高,卻還願意向錢莊借錢,那就該負起還錢的責任
今天又不是地下錢莊逼你一定要借錢,還不出錢卻要立委逼錢莊降低利息,到底是哪一方在搶錢
如果今天10分利太高,不知道合理的利息應該是多高??
結論:
那我支持地下錢莊權益與合法化
現金卡拉警報銀行大收傘
http://tw.news.yahoo.com/051202/218/2l2yc.html
紀麗君】
台灣第一張現金卡George&Mary於一九九九年誕生,流通六年下來,幫助許多人應急過難關,但負面效應近來也全面顯現,許多卡債族陷入負債深淵不可自拔,根據金管會統計,已經有四十萬人因為還不起卡債,每天過著躲債的生活,他們平均每人負債六十萬元,總計積欠銀行兩千四百億元債務。
兩千四百億元相當於二十四家商業銀行的資本額(每家新銀行設立的資本額是一百億元),消金業務已成了錢坑,包括台新金、中信金、中華銀行、萬泰銀行等消金大戶第四季預期均將提列呆帳,一場可怕的個人破產風暴已蘊釀成形。
根據金管會發佈八月份的統計數據,這四十萬人中,有七萬人申請高額信用貸款,已經逾期三個月繳不出卡債,每人平均債務高達八十三萬元;另外三十三萬人,平均負債二十四萬元信用卡債;至於現金卡逾繳三個月者,有三萬人,平均負債十萬元。
借錢便利的神話徹底破局
現金卡是由萬泰銀行引進的商品,萬泰董事長許勝發經由一張「喬治&瑪莉」卡徹底改變萬泰銀行的命運,萬泰股價由最低價民國八十九年的每股不及三元,漲 升至去年的每股高達二十五元,創下少見的股價大漲八倍奇蹟,但股價隨後腰斬,所謂「成也現金卡、敗也現金卡」高達七百億元的現金卡高利率借款,去年是股價仙丹,現在是毒藥。
但在各家銀行缺乏發展新產品能力下,現金卡成了銀行必備工具,後進的台新銀行更積極,今年一年就衝剌出了接近四百六十億元以上的現金卡放款量,在現金卡客戶增加有限下,許多業者經由調高借款人的借款額度,持續創造現金卡放款額度大增的假象。
這批在信用層次具有相當瑕疪,必須以高利率借款的客戶,過度「借錢便利」的惡果在今年第三季終於全面浮現,大筆的呆帳露出,包括玉山金控及國泰世華銀行幾乎全面停辦現金卡業務。所謂借錢便利的神話徹底解體。
前玉山票券董事長許守忠認為,現金卡過度貸放產生的危機其實都在許多保守的老銀行員預料之中,銀行業本來就是沉穩保守的行業,而不是積極衝剌的行業,今年來包括台新金、萬泰銀、中華銀等,均因現金卡過度衝剌而股價暴跌,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盲目衝消金 金融業者自食惡果 台灣消費金融業務近兩年快速成長,以往最被看好的消費金融業務,終於在今年中被外資投資業者看破手腳,包括美林證券等多家業者均提出評估報告,認為台灣銀行業者積極開拓的現金卡業務,造成大多數銀行的呆帳明顯提列不足,雖然表面上都是符合金融管理單位的管理規範,其實各家公司都大幅隱藏呆帳。
外資大幅減碼消金股票,首當其衝的台新金控由持股三成降至一成,股價總市值減少約四百億元,中華銀行更淪為三元左右的低價股,就算是承作現金卡數量不大的中信金股價也大跌十餘元,第三季更是增提了接近廿億元的呆帳,預先為即將面臨的消金壞帳預做準備。
有些老練的銀行家早就看出現金卡的危機,上海銀行董事榮康信在今年上海銀行九十週年慶時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我爺爺(上海銀行董事長榮鴻慶)告訴我,銀行家不能賺沒有道德的錢。」在各家消金業者獲利重創之際,上海銀行今年前三季稅後盈餘賺進五十五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三.八四元,較去年成長四六%,寫下歷史佳績,不靠現金卡,有利基的銀行照樣賺大錢。
景氣不佳 卡債族全數爆
部份金融業者除了本身開發現金卡業務外,同時也承接由代辦金融仲介公司所提出的信用貸款申請案,這些案件,隱藏了許多人頭或者不實的信用記錄;最有名的安泰銀行「三貸同償」貸款案中,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創造了超過二百億元以上的放款,這項放款的惡果如今浮現,安泰銀行指出,目前每個月必須打消的呆帳約二億二千萬元,因此必須辦理現金增資改善資產結構。
部份銀行已查覺代辦公司不可靠,中信銀信用卡處副總經理張智銓表示,二○○三年十二月,中信銀信用卡部門就不再受理代辦公司送來的申請案,所有信用卡申請案,由自己行員承作,大規模控制信用卡品質。台新銀行也在二○○四年初就不准受理貸款仲介的案子。
不過,去年各家發卡業者仍強力在電視廣告中放送現金卡的廣告,鼓勵民眾借錢消費,自第一張現金卡Geoge&Mary現金卡發放至今,六年來習慣使用現金卡周轉的台灣卡民,隨著台灣景氣蕭條,無法繼續繳卡債人數日益增加,一家催帳業者的高級主管指出,台灣目前最少有七十萬人是在破產或催帳逼近破產的邊緣,現在就算是討債公司其實也接近無利可圖,良性好討的債務過去幾年都追討到了,現在的案件大都是難討的債務,也就是最底層無力還債的民眾,討債公司誰開的大,人員、水電開銷多,誰就倒的快。
銀行怕呆帳逾繳三十天就催收
失去貸款仲介公司的借錢管道,卡債族一個接一個跳票,銀行也急得跳腳,銀行放款部門主管私下透露,以往,卡債族逾繳三個月,催收部門才會打電話去催收;現在,只要逾繳三十天,催收部門立刻打電話關心,細心詢問為什麼還沒有繳錢?顯見各家銀行都很擔心自家卡債族的呆帳,會影響銀行的業績與逾放比,以往被視為金雞母的消費金融業務,在景氣藍燈下,反而成為銀行最費心的業務。
至於逾繳三個月以上的卡債案件,若確定打入呆帳,銀行法務部門會以最急件處理,搶在第一時間告上法院,因為依法規定,第一家送件的銀行,有權要求債務人還債,未來,只要債務人有收入,債權銀行可以要求扣三分之一的收入抵債,直到債務人還清為止,面對龐大的卡債族,這已是銀行討回債權的最後一條路。
銀行在全面徹查不良信用貸款時也發現,過去受理貸款仲介公司送來的小額信貸案件,當時之所以沒有查覺到貸款人過度擴張信用額度,也是被貸款仲介公司騙了。
因為,許多貸款仲介公司在同一天內送件十家銀行,由於同時送件,銀行透過聯合徵信公司查詢貸款人信用時,看不到貸款人同時向多家銀行申請貸款,因而放行這筆信用貸款案通關。
而銀行為方便行事,習慣以電話查詢貸款人的工作,也被貸款仲介公司識破,大都安排貸款人到特定地點(例如貸款仲介公司)等候,等銀行打電話進來確定貸款人是否確實有工作時,貸款人已等在電話旁應答;或者隨便找一家人頭公司開立在職證明,就可以朦混過關,順利從銀行借到信用貸款。
銀行溫情喊話 卡債族不要躲
面對愈滾愈多的卡債族,銀行為了取回債權,紛紛溫情喊話,要求欠債的持卡人不要躲,只要願意還錢,銀行都可以談,張智銓說,持卡人有卡債問題,一定要出面與銀行聯絡,銀行才知道你有還款的問題,至於利息怎麼算,都可以談。張智銓表示,「卡債,分十年還也可以。」顯示卡債問題已讓銀行業者頭痛不已。
張智銓強調,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利息設在九%、一○%或一一%,其實,利息差個○.五%沒什麼實質差距,最大的問題,在於債務人可以還多少錢?而且能夠定期還款,對於這些問題,都需要債務人出來與銀行面對面協商,才能避免問題惡化,但目前銀行喊話為時已晚,排山倒海而來的呆帳,將讓各銀行吃盡苦頭。
話不能這樣講...
誰沒年輕過?誰沒犯過錯?
如果一個年輕人因為年輕還不會想,經不起誘惑而過度消費、甚或是被欺騙,就這樣因為銀行過度寬鬆的貸款政策而負下一輩子不得翻身的債務,如果這個年輕人是你家人,你捨得嗎?
既然沒那個屁股就不要讓他吃那個瀉藥,我贊成銀行緊縮無擔保放款,他沒有擔保品、沒有足夠的收入去還款,就不要借給他那些錢。
一個在校學生可以無擔保拿到二三十萬的信用卡現金卡,我覺得真是太扯了。
銀行之所以可以浮濫借錢,因為 20% 的法定利息實在太高了。在 20% 的利息底下,銀行即使有 40% 的呆帳都還可以賺錢,結果銀行把這些呆帳便宜賣給討債公司,製造更多社會問題。
如果把法定利息降低,銀行自然會開始控制風險,這時一些沒擔保、還不出錢的人借不到錢了,自然會自己減縮消費、減少敗家,社會問題也會減少。
我的房貸才 2.7%,銀行都能賺錢,那你就知道 20% 的利息銀行可以賺的多兇了、發卡會發的多濫了,還鼓勵學生來借錢,反正只要有 60% 的人還錢就好了,剩下的人就讓討債公司去追債,讓他信用破產、打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吧!
----------------------------
再講自制力的問題...
是的,每個人辦卡前都拿到契約了,簽完名應該視同看過了,可是每個人都可以有那種自制力嗎?
如果每個人都永遠懂得會自制不亂消費、懂得存老本過活,那退休金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不如每個月直接發給你算了。
就是因為很多人年紀大了都沒錢過活,製造很多社會問題,政府才要強制提撥 6% 存入退休金專戶,在 60 歲以前不得領出,強制幫你存錢。
人就是人啊!人會年少輕狂、人會衝動消費、人會偶而瘋狂、偶而耍笨、偶而心神喪失,不是每個人都能永遠維持理智,如果為了一個過錯而讓他一輩子陷入悲慘而不得翻身,是不是太殘酷了一點呢?
ptx wrote:
真是很奇怪的立委,會不會管得太寬了
明明這些借錢的人在借錢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完整的利息與手續費的規定
既然明知利息高,卻還願意向銀行借錢,那就該負起還錢的責任
今天又不是銀行逼你一定要借錢,還不出錢卻要立委逼銀行降低利息,到底是哪一方在搶錢
如果今天20%太高,不知道合理的利息應該是多高??
說不定今年改成15%,明年還是有一堆人喊著這樣的利息太高.又希望要降成10%,後年又要降到5%
我看銀行乾脆叫這些人去找立委借錢好了,利息只能定個3~5%,看那些立委敢不敢這樣借錢
kaiserw wrote:地下錢莊的前提是他經營的業務已經是不合法的融資
既然明知利息高,卻還願意向錢莊借錢,那就該負起還錢的責任
今天又不是地下錢莊逼你一定要借錢,還不出錢卻要立委逼錢莊降低利息,到底是哪一方在搶錢
如果今天10分利太高,不知道合理的利息應該是多高??
結論:
那我支持地下錢莊權益與合法化
既然不合法,哪來的權益可言,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去舉發他們的不合法的做法
但是今天銀行借錢給民眾並沒有違法,他們是在法律許可的範圍下經營業務
政府除了要保障借錢的人以外,應該也要同時維護這些銀行賺取利潤的權益
不過你提到的地下錢莊,未來的確有機會有合法的權益
如果他們能在法律規範的合理範圍內經營,地下錢莊轉為地上,也不是件壞事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借錢還錢.老實說可憐人自有可恨之處
會借錢的人其實在使用前簽約.銀行一定會明確告知利率.
往往借款人在各個討論裡說得自己像是受害者一樣
就算利率高慣性借款的人還是會手癢一直借.不顧後果循環.
當然你說他不知道借錢要還嗎?利率多少忘記了.卻一定會記得可以借多少錢
銀行是有法規.地下錢莊則無法規.銀行借錢不會被斷手腳.地下錢莊就不知道了
於是借錢的開始不還錢.然後銀行呆帳一堆.利率高嗎?比錢莊少!
但不收這些銀行沒收入支撐.萬一又收不回來就列呆
列呆後賠損.好的銀行倒帳太多無法支持正常營運缺口倒了.政府承受
恭喜各位納稅義務人萬萬稅.不然你想錢從哪裡來補
在你同情那些拿著LV包包穿金載銀手持最新款手機開跑車的倒帳者時.
在炮轟銀行高利吸人血時.那欠錢就不用還了.享受過後就不用負責了.
回歸本質你還覺得他可憐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