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賀!中華職棒本季結束~興農牛拿下總冠軍

我覺得郭泰源不是觀念問題
一方面林英傑自己也想投

二來別忘了
郭泰源當年可是連兩場17局.......
投到最後一局都還有逼近150的球速
反觀現在的投手,保護過頭之外,體能要求反而更差
記得黃平洋描述他所認識的郭泰源
就是一起在國訓隊時,郭泰源溜出去喝酒喝整晚沒睡
一大早全隊出來跑步他還是跑全隊第一

郭泰源有被操壞嗎???
他還不是在日本闖蕩了十幾年,成績一樣耀眼

我只期待郭泰源把當年的經驗以及扎實訓練徹底下放到誠泰

至於興農...唉....

用精兵政策又拿下冠軍
楊爺爺明年又會來個更精兵政策....
不花錢想玩職棒....唉....您還是回去賣農藥吧

阿對了...楊爺爺您的農藥瓶回收基金記得多繳一點阿....
您的農藥事業佔了全省八成的佔有率
講到要收基金就龜起來
說自己只有四成佔有率....@@
這是題外話啦..職業病 ....
從元年的龍迷到現在的牛迷,中間雖斷了幾年,但又因亞錦賽而回頭看棒球的我,看到興農的二連霸,看到簽賭的沸沸揚揚,看到王建民的發光發熱,心中還是很支持棒球的。
我想,現在的選手的確沒有那麼的耐操了,我想,郭總也不是想操林英傑的,選手好勝心強是一定的,加上郭總在關鑑時刻還能相信的投手,我想也只有林英傑了,再加上林英傑也求勝心切…雖然結局並不是令誠泰滿意的,也換來了普遍球迷的一陣熱罵,但換個角度想想,也許球員才真真了解到自己的極限在那裡,前兩場誠泰應該要贏的,結果輸了,我想也可能是輸在,每個球員太想要贏了,結果反而出現不該出現的失誤吧。
我是興農牛的,很高興看到他們拿到總冠軍,我還想去日本幫他們加油,但我更希望台灣的職棒能越做越好,一點淺見,與大家分享…
這種觀點我不太能認同

要想想美國大聯盟(MLB)的有那麼多國家的球員在那邊競技!!出發點跟目標不同,MLB是水準最高的聯盟,洋基是為了戰基而邀請王建民入隊嗎?我想不完全盡然,為了戰績的話到自由市場買多一點好選手不就好了,替代方案有許多。各人觀點:一是王建民的實力夠,二是國際化--大聯盟本來就是國際化很深的聯盟(世界各國的選手都有,只要有實力的選手都可上大聯盟),三是票房...四才為了戰績...而且大聯盟沒有規定外籍球員的人數,再MLB裡也沒有所謂「外籍球員」的感覺與說法,通常我們都會說這個球員的國籍為何或來自那裡..

日本、台灣、南韓就不一樣,為了戰績而補強的目地性很重,只是比重的問題罷了,說日本靠洋將打天下是有些言重,應該說提升主要戰力,他們本土選手的質與量的確都比我們台灣來的好許多,台灣正在起步中,我也是牛的球迷,但你去看勝投洋將與本土投手比,投球局數洋將與本投手比,我不想算,但我知道我們還是非常依賴洋投來打天下,但我相信選手外流不要太嚴重,靠洋將的比重會愈來愈低,牛隊只是其實之一而已,還有象隊也有這種情形。

為什麼我會只針對投手、不針對野手,棒球名言:「一場球的勝敗投手因素占七成、打擊占三成」
當然這只是突顯投手與打擊的比重而已,一場比賽勝敗的因素不此於此。上述名言說的很不錯,簡單想~一球隊一場球失到很低分~只要投手自已的狀況好就有可能把失分壓很低,一球隊一場球要得很多分,野手就要團結起來。不單只一個人狀況好就好~所以好的先發投手的價值就在於此~

中職各隊的洋將補強有如武裝競賽,這樣也會壓縮本土球員的進步空間。中職的整個比賽結果當然要由大多數的本土球員來左右,中職不是大聯盟,體制跟體質完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引上述~中職的洋投還太多,但一定會愈來愈少,這是我們所樂見的,中職場次勝投若太多給洋將拿走,會有一種~中職倒底是那個國家的聯盟?聯合國嗎?。(我覺這是象徵性的問題)

小弟淺見,有如冒犯,請原諒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