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有在去的幾個 點很可怕 ...第一是公館 靠基隆路 .... , 不過這個應該是商圈轉移,應該是沒救了...要怪就怪捷運吧 ..... 不過靠大學口那邊 應該覺得生意有變好 ...最近被嚇一跳的是 K-mall 就是舊大亞百貨 ..B1 還真冷清.... 一堆店都拉下鐵門....這個點還真的做不起來 ...
現在怕影響自我感覺 壞事都不會上報了別人三年前就看出產業外移造成市況委縮了 騙你說誰害的你也信產業 人口外移有人出來阻止嗎 所以之後當然只會繼續蕭條只要他們可以在這兩三年把大事幹完以後五湖四海吃香喝辣 誰還管刁民如何 自然沒在怕
諾基亞西門子 wrote:在人力銀行以及企業主的聯手之下這個願望無法實現 @supercat@ wrote:認識的一些科學園區上班的中年人一些都被資遣了不要說買房了有些連房租都付不出來了以前在園區上班時都沒想到園區會有這一天 台灣許多企業主都還停留在代工的思維,成本越低越好,但再怎麼砍也是拼不過新興國家啊!不知轉型,只會向外國大廠鞠躬哈腰,向老外乞討訂單,只差沒用跪的。對自己員工則是非常苛刻,大砍員工薪水、裁員fire,讓資深老員工做得要死要活,卻不願請新人來幫忙、傳承技術。不然就抱怨政府如何如何,員工如何如何,不思改進,只會滿口企管理論,實際上把這些理論當放屁,完全是以人治為主,把公司當成自己的王國,用玻璃天花板的限制,讓外聘的員工永遠無法升到高階主管的位置,只有企業主的親友才能當高階主管。等到公司垮了再一起捲款潛逃,到海外住豪宅過下半輩子,不管股東、投資人、上下游往來廠商,難怪這些企業毫無任何國際競爭力,每次都誇口自己工程技術一流,去跟德國比啊!誇口自己產品行銷全球,為什麼在國外都看不到貴公司的品牌產品呢?真會畫大餅。台灣現在只剩食衣住行相關產業,與服務業能生存而已,其他很多產業根本都是空的。
這個景象好像從去年底就開始了....我有一個朋友的兒子 每天搭校車上班, 我朋友常叫他兒子搭車去學校的時候數路邊售/租的招標!我很確定的是 從去年底開始售/租的招標是越來越多! 因為弟弟說之前10隻手指數的出來, 現在連腳指也用上了還數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