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高鐵虧損的原因

id2437 wrote:
回 jiuanwe...(恕刪)

偶贊成約翰兄這句話"只有中南部的人才會樂見高鐵的存在"
真是說出南部人心聲呀
我覺得可以減班及分流發車

高鐵營運發車時間6:30到23:00為止,共16小時30分

原先南下北上,一天共發出106班次,南下53班,北上53班

第一班台北發直達車,及通勤車

之後每隔2小時發一班直達車

通勤車可每小時發一班

最後在2300時各發一班未班車

直達車共9班,通勤車共17班

南下北上共52班次,可縮短一半車次,人事及成本

可讓有需要的人集中時間坐車,高鐵外的接泊也可減少成本

因為高鐵目前還有台鐵及客運這二大運輸在搶,不趕時間的人,還是會省錢坐客運、台鐵

另外周邊可發展休閒商業區,因為除板橋外,其他站的週邊都太休閒了




原因很簡單: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蓋高鐵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但是,無知的官員,卻讓財務不健全的台灣高鐵得標,


最後全民買單!!!


出300億去玩5000億的工程,


跟雷曼兄弟有和差別!!
在田中角榮的列島繁榮論, 裡面新幹線的藍圖,
九州有一條南北向的九州新幹線, 跟一條東西向的九州橫斷新幹線.

在中國那邊打算蓋山羊新幹線, 山陰新幹線,
跟中國橫斷新幹線 (岡山 - 松山).

另外根據報紙報導, 資金缺口遠比營運量大很多,
所以怎麼拉乘客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只有車站周邊開發有意義.

我認為高鐵會這樣虧,
跟過高的建築成本有關係,
其中可能因為路線經過, 徵收時的地價已經比原始地價高很多.

炒地皮不是人人可炒,
要炒也是要本來就有錢的人才炒得起來.

所以那些錢進誰的口袋, 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其實應該這麼說:

台灣的整體開發從來沒有考慮過高速鐵路的問題.
所以台北車站並沒有預留空間.

如果當初殷琪沒有堅持起站從板橋搬到台北, 並在南港設個可以整備的站,
高鐵一定會更慘.

台灣由於一些因素, 在 1990 年代時政府原本還是很有錢的.
那時候的泡沫經濟, 加上台灣的榮景,
在這種背景下自然會有高速鐵路的呼聲.

不過台灣缺乏鐵道運輸的人才,
台鐵的困境其實在日本國鐵時代就發生過,
台鐵還加上龐大的人事包袱.

台灣高鐵畢竟是日本人監工下完成的,
所以這一兩年可以搭得很開心.

等到台灣人自己維修久了, 老實說.....

台灣連柏油都鋪不好了, 高鐵維修的能力實在有點令人擔心.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樓主真的夠專業...

我覺得以工程的眼光要判斷這工程是成功失敗.還言之過早..

我記得雪梨歌劇院,工程經費超過預算10倍...
建築師因為設計被修改,氣的一輩子不再進入澳洲..

就工程經費觀點:他是舉世無雙的災難..
就建築成果而言:他也是澳洲無可取代的地標.
高鐵的資產為沉沒資產,
也就是說, 買了東西, 就要做最大的利用.
否則只是折舊而已.

所以當初航空公司要飛國內航線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航空公司可以把飛機賣掉就是了.

現在航空公司都去飛中國航線了, 自然就會找藉口退出國內航線.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同意~~~

但BOT的財務我也反對, 因為商人是勢力的....
反對者只會要求出資....
商人沒看到獲利及配套措施, WHY 要增資 ???

現在提出這問題, 其心可議
同意開版的論點!

高鐵看似好的建設(一個好的產品被多數人認同),為何虧損?為何不好好經營?

Dearjohn大大寫的很中肯,不過有些地方,我有點意見

1. 文中提到移民的部分,我是覺得沒有相關,我倒是傾向於「小孩玩大車」;這我是贊成台灣沒有軌道運輸的專業人才。不過,當初台灣高鐵的規劃,是出自誰或哪家顧問公司的手筆??

2. 現在的環境跟1990年真的差很多,相形之下,台灣高鐵的票就很便宜;看起來,要把票價拉高是不可能的了。Dearjohn大大可以比較一下台灣跟日本的票價嗎?

3. 現在很多人都嫌高鐵設站的地點不理想、在賠錢...,我是覺得很多問題不能用1-2年的眼光去看,要把時間拉長一點。現在祇是蓋好高鐵而已,週邊的配套運輸,地方政府也該盡點力吧!!

關於第5個問題,我的直覺是「高鐵的董事長要換人了」??
這正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已。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