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失業或找不到好工作的你,會選擇下鄉種田嗎?「回歸田園222專案」

郵筒 wrote:
走精緻農業加上現代化...(恕刪)


選舉到又被炒個蚊子田疑點重重
然後一切又回到原點
失業人口暴衝 沒有人害各位 完全是自己搞的
lcccccccc wrote:
而且今天去早市
茄子一條:1元!
高麗菜一顆:5元!
我爸種的米一斤:8元!...


為什麼某國進口的高麗菜,可以一顆一百?

為什麼某國的西瓜,哈密瓜,一顆可以賣幾千?

鄉下人沒受教育,他可能只是採收販賣。

但有唸書的你,要學會如何包裝,打造品牌,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

這才是你要做的。
linsh09 wrote:
但有唸書的你,要學會如何包裝,打造品牌,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
這才是你要做的。...(恕刪)


不要說得好像很簡單一樣...

你知道老一輩的人流傳過一句話
想害一個人就是勸他去當老闆

人人都想創業
但是成功的有幾個
失敗破產的又有多少?
至少要有詳細的計畫、紮實的根基才能考慮吧
一頭熱只是把借來的錢燒光而已

我家父母幾十年來借給好多親戚朋友說要創業的錢也上百多萬了
什麼種水耕蔬菜、開餐廳、養什麼XX、賣什麼咚咚的
最後陪光老本欠我們跟別人的錢都還不了
結果有一定年紀了還是去幫人打工...

唉~事情哪有那麼簡單
是啊~創業當老闆哪有這麼容易
要有詳細的計畫、紮實的根基才能考慮
至少錢不要是用借的或是貸款
不然失敗了還揹一身債那會很慘....
chusam wrote:
你知道老一輩的人流傳過一句話
想害一個人就是勸他去當老闆...(恕刪)
是啊!同意~~~
不是說創業不好,只是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尤其現在太多媒體拼命報一些創業成功的案例,
但是可能一百個創業者中,就那麼一個成功而已。

創業要成功,當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
但有時甚至還需要靠一點「機運」的。

真的沒那麼簡單~~~
★ 替身能力:~無~歸零~ ★
說真的
如果覺得創業很難,那就真的很難
創業其實不難

困難的是有多少人可以持之以恆
以及用對的方法
不過有人說得對,創業或者做什麽事情
都不要借錢來做,要為自己做最壞的打算

以種田來説
自然要走精致農業,
而種田對於許多人來講,是外行的
不過技術這種東西,只要你有心
都會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你的
當然,銷售管道也很重要

不過最重要的
其實還是有沒有實際付出行動
沒有行動,什麽都是假的
bryansun wrote:
說真的如果覺得創業很...(恕刪)


雖然我不是很懂農業
就我的認知中
現在台灣的各種成功外銷的農業都是累積數十年的努力經營才有今天的
加上當時的政府及以前阿輝伯的大力支持才得以紮下根基

現在呢?
一句年輕人下鄉種田
而政策及經濟環境呢?
就給一塊免費幾年而已的田
數十年前是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
現在是一堆人燒碳自殺的年代
以前的農業是大家都正在發展中、大家都不強
現在的農業是別人有數十年的根基
各種改良農作累積數十年的培育、變種改良
甚至連基因改造農作都出現了
我們的年輕人要拿什麼技術做精緻農業?
除了田免費之外難道其他東西都不用錢?

再來
頭開始幾年絕對不可能收支平衡
那要靠什麼吃飯過日子
還要研發技術呢?

農作又不比一般製造業
一次投資耕作要等幾個月才能收成
收成後才到結果
普通人沒有根基又要學習多久才能有小成?

想做精緻農業要嘛直接有各研究所的研究計畫合作
否則就是靠自己
但是那需要龐大的資金

不然隨便種的話
那就是跟普通農民一樣
下場就是上面大大說的一顆菜5塊錢...= =

我突然想起以前看書上描述的共產黨的農民革命
一開始也是說得很好聽
結果呢?

還是國父說得對,「智難行易」啊
一般大家都認為「知易行難」
總是說你不做當然不會成功啦
你不去嘗試當然不會知道好不好做之類的
要知道年代不同了
要考慮你的行動牽扯到多少風險與資源的問題
失敗了要承擔多少責任與負債
若是今天這計畫失敗了我不用承擔任何風險
當然大家都要拼
但是這年代還有這種好康的事嗎?
以前父母那輩的人生活貧困、一無所有
就算失敗了
依然可以隨便找個工作繼續過日子、靜待時機
所以他們很敢衝
但是現代呢?
工作難找、沒錢會餓死啊
上一輩的人若出生在現代
還有可能那麼容易創業嗎= =
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搞什麼精緻農業行銷的一定需要資金

去找失業的民眾來當農夫看不太到成功的可能

頂多只是減少失業率的統計數字 像是八點檔的真情滿天下

八通合作社 那種樣子像是一群失業民眾搞的起來嗎

種田沒想像中的簡單處處都是學問 請失業民眾搞精緻農業/創意行銷

不如去請財團來發展農業成功性還高一點 有錢有資源什麼都好做事
chusam wrote:
不要說得好像很簡單一...(恕刪)



非常同意

我自己就是一人公司,雖然沒有那種來自員工的壓力,但是我也知道這種吃自己的真的有相當的苦水,再專業都一樣,想脫離不是那麼容易的,都丟了不少錢了,老實說給人家請還比較輕鬆

話說回來,精緻農業立意是好,不過環環要相扣,單靠個人或是單靠政府是玩不出花樣的,當然這其中如果有人只是一時興起,那結果也是很悲慘的
明月書流 wrote:
不如去請財團來發展農業成功性還高一點 有錢有資源什麼都好做事 ...(恕刪)

同意+1

這年代越是需要技術的東西,資金需求也越高
技術總是伴隨著設備一起成長的
而技術跟設備都需要「錢」的扶植

一盤散沙單打獨鬥只是把錢燒光而已
要嘛是政府自己出資當財團的角色
不然就是引入真正的財團來發展
該給人賺的還是要給人賺
等有朝一日打下根基了
自然有會有心的員工出來自立門戶
那時才有可能成功...

聽說以前阿輝伯政府是農業專業的
現在的政府不知道行不行啊=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