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的專業經驗(以前年輕時賣過好幾年水果)
挑選要領如下
1.色澤鮮艷、瓜紋明顯(瓜紋就是綠色一條一條在西瓜身上的線條)
2.西瓜的蒂頭(有一小條,有點像尾巴的地方),目視要有一點點枯萎的(表示摘取時間夠久)
因為水果若不是有機的大部份在5~6分熟時,就會摘下來了,所以要選蒂頭有點枯萎的
記得是有一點枯萎喔,別選整個蒂頭乾掉像樹枝的嘿~
3.西瓜的屁股有個小黑點,也就是台語俗稱的「財」(肚臍的意思),越大越好(越大表示有可能越甜)
以上是目視法
接下來是重點
不管多大顆,把西瓜拿在手上(單手),用另一手的四指指腹輕輕拍打西瓜的身體
感覺西瓜震動的回饋
1.震動回饋力太大,彈性十足,表示西瓜熟度不足(不甜)
2.無震動回饋,拍打的感覺像石沉大海,毫無回音,表示西瓜過熟(有些吃起來果肉會爛爛的)
所以要挑拍打起來稍微有點震動回饋的就好(表示熟度適中)
為何叫你要拿在手上,而不直接在桌面上拍得原因是
因為桌子會吸收你所拍打的震動,所以在桌面上拍基本上是感覺不出來西瓜震動回饋的力道
除非你感覺夠敏銳
如果你今天買的是大西瓜,而且是只買半邊的那種
給你一個建議,買西瓜的底部,也就是白白的跟泥土接觸的那一邊
台灣古語說「鳳梨頭、西瓜尾」其實是誤傳的
真正的應該是「鳳梨頭、西瓜底」
這是當時水果店的老闆說的(老闆關於水果的資歷超過10年以上)
而我猜想這應該是因為西瓜擺放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應該是糖份(甜度)沉澱的關係所造成的
最後的重點
其實水果店的水果進貨都算一批一批的,
而且除了農曆初2跟16日以外
幾乎都每天進貨
當今天這批西瓜甜的話,應該有有70~80%的機率都是甜的
但是
當今天這批水果不甜的話,別懷疑!應該也是有70~80%的機率都不甜
因為同一批水果應該來自於同一個果園的關係
而這有扯到摘種、施肥、照顧....等方式
所以
在怎麼會挑水果的老手,一樣會踩到地雷
只不過差別在於
會挑水果的,有70%的機率挑到甜的水果
不會挑水果的,有70%的機率挑到不甜的水果
小小心得,供你參考。
我的D40已經變成D300!
而我的SB400也已經變成SB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