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
但是台灣這個社會是這樣的
大部分的科技產業大廠, 發offer時的起薪就有差距了, 而且差距不小
大約可以分成幾類按優劣居分, 這是以無工作經驗的碩士社會新鮮人做基準
1. 海歸派: 在國外念研究所回國的
2. 台清交成 除了起薪最高, 甚至還會另外發精英獎金, 10W左右(各公司不一定多少, 但在景氣好時一般都會有), 但是要簽約, 契約未滿離職, 要還錢
3. 其他國立大學, (應該有含台科大, 北科大,有些公司可能沒有)
4. 私立大學(不含新升格的學校)
5. 科技大學, 及其他同等學歷
另外, 一些研發單位, 在景氣差的時候, 甚至不成文的只面試海歸派跟台清交成的畢業生(這是真的)
各個等級起薪大約會差1K, 不過恐怖的是每年的加薪, 除了考績, 還是跟學校的排名有關阿
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
說實話, 連面試機會都跟學校名氣有關了
好像有某一年的新聞有統計, 台清交成應屆畢業生約有2~5個工作機會
而排名比較沒那麼好的技職體系同等學歷, 約要投出20~50份履歷表才會有1個工作機會
真的不想引起筆戰
只是針對自身的經歷跟大家分享
吽吽牛 wrote:
老實跟你說: 差異很大. 若確認自己有能力可以考上台清交成,強烈建議重考.
或許有人不認同,扯一堆實力才是王道的道理, 但我需老實跟你說, 你若連入場卷都沒有,哪有機會讓你展現所謂的實力. 連面試官都見不著,你要跟誰說實力阿?
最近01多了很多來討論學校排名等等的文章
但是上面這位大大說的最中肯
學校...只是你面試的入場券
除非你實力好到不行...比方說是鴻X或是聯X科的研發部門主管之類的
不然沒有入場券一切只是白搭
但是有了入場券之後,還是得看實力才能脫穎而出
入場券有高低價位之分
你要買5000的座位還是500的?
並不是說買500的票就沒機會
若是這場秀的觀眾席中,比500前面的位置都坐不滿
買500的票一樣能坐到舞台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