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大覺得這個題目跟會不會玩股票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或許真的是如此,不過台灣大部份玩股票人的,應該說投資的人,是在炒股,不是在投資,判斷投資的方式很多都是看新聞、看企業接了什麼訂單、政府訂了什麼有利的政策、企業發出的發展方向,或者是市場上的風言風言,但有多少人是真正去了解了你所投資公司的體質,財務狀況,接了大廠的訂單就一定會有盈利? 政府出了有利政策,就一定會得到好處?看起來沒問題的公司,一夕之間被掏空(當然這不是一夕的事)、倒閉,血本無歸,不是沒發生過,但如果你真的去了解過這些公司的財務、資金流程,甚至是人事異動,可能不至於來不及反應。
這個問題可以從會計面跟經濟面分開討論吧經濟面是會估計機會成本的 所以是21(實際成本+機會成本)+29(找錢)+29(50- 還找剩的21 還給街訪鄰居)=79會計面只討論現金流,所以不討論機會成本15+29+29 = 73
anson6527 wrote:剛把題目,丟給4個職...(恕刪) 大大下屬的算法樓上大大也有提到也是一種很簡潔的思考方向被騙額( 假鈔 ) - 淨利= 50 - 6 =44不過到底他是不是這樣思考 算出來的可能要問本人比較清楚啦
挖係幾架喵 wrote:鞋店收支表收入 50...(恕刪) 50-29-15-50 = -44元也就損失了44元.......你為啥這樣計算呢?前面的50哪來的?拿到假鈔50=白紙=0元收入應該是0吧0-29(找給客人的)-15(送給客人鞋子的成本)-29(還給鄰居的錢因為找給客人的錢後還剩21所以在貼29回去)=73吧??收到假鈔就沒收入了怎麼還有50可以減?有錯請其人解釋?我自己也不知道哈哈
rx7-94137 wrote:50-29-15-5...(恕刪) 他的意思應該是假鈔是0收入沒錯,但是鄰居一開始不知道換了50元零錢給他,這就是50元的收入,後來發現50元是假的,還給鄰居,所以就成為50元支出了。
allena wrote:呵,你的理解能力可能...(恕刪) 我理解能力可能不是很好 因為我連題目都不想看我不玩股票 因為我風險承受力不是很好 比較保守或許你的意見是對的 如果所有投資人都像您一像理智台灣不會那麼多人炒股..或許大大是萬中選一 的人才憑藉著一個答案 就能了解一個人的理解力 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