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何大家願意被洗腦地球是圓的?

地球是六芒星的,
不要亂說,
平的圓的放的都是改圖改出來的。
君子之蕉蛋如水 wrote:
所以樓中樓比較適合蜻...(恕刪)
蕉大 很久沒上來01了
很多地方都很難完全說服地球是"球"
如快速自轉但人沒被離心力甩出去這點基本就很難解釋
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6 米/秒
地心引力萬有引力我覺得都解釋得很千強
然後也沒人從北極往南經赤道過南極再往北經赤道回到北極
簡單說就東西有人遊一週,但南北沒人橫渡過…
然後很多封閉的形狀也是可以東西南北回原點,也不能說明什麼
要說是洗腦其實也是很有可能的

太空拍到地球是球
造假我覺得頗難

但有一點卻可能讓我們誤認地球形狀
比如太陽是以超光速在宇宙間移動(想一下,為什麼很多星系都以超光速在遠離地球?)
則很有可能因光的路徑變化以致我們從太空看地球是球

另一種可能
如我們看一面鏡子覺得好平坦
但放大幾千萬倍又變得好粗糙
就有點空間相對論的範疇了

所以丫
沒被洗腦成功可以多想想
說不定就有新發現囉
直接問了AI。

測量位於地球表面上三點的經緯度,計算出由這三點所構成的三角形的內角和。如果測量的三角形面積夠大(例如跨越多個經度或緯度),就可以明顯看到內角和超過180度。

這種現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規模測量中不易察覺,因為球面過剩很小,三角形的內角和幾乎等於180度。然而,當三角形面積增加時,球面幾何效應就變得顯著,內角和大於180度的情況就會顯現出來。

這些實驗和測量是地球科學的基礎之一,也在導航、地理資訊系統(GIS)、衛星定位和其他許多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alwayslee wrote:
如快速自轉但人沒被離心力甩出去這點基本就很難解釋

怎麼個難解釋法??




alwayslee wrote:
然後也沒人從北極往南經赤道過南極再往北經赤道回到北極
簡單說就東西有人遊一週,但南北沒人橫渡過…

因為很難啊

在一個高速轉動的球表面, 要垂直的由北往南, 那難度有多高??

把那條北往南的路線, 套上科式力就知道了


再者, 北極往南極直達有什麼意義??

跨越太平洋的交通工具很多, 垂直下來的要去哪??
alwayslee wrote:
如快速自轉但人沒被離心力甩出去這點基本就很難解釋
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6 米/秒
地心引力萬有引力我覺得都解釋得很千強

算一下離心力吧。V^2/R
466 米/秒很快,但是R 呢? 6378公里,算起來離心力也才0.034 公尺/秒平方,比起地表重力加速度的 9.8 公尺/秒平方,差了快300倍,你感受得到離心力才有鬼,更別說甩出去。
smax155 wrote:
在一個高速轉動的球表面, 要垂直的由北往南, 那難度有多高??

在地球表面上活動的生物,
不會感受到這種轉動.

再者, 北極往南極直達有什麼意義??
跨越太平洋的交通工具很多, 垂直下來的要去哪??

以探險的角度看,跨過南北極也是一種挑戰.
從台北開車到高雄,有感受到「垂直」嗎?
人在地球上移動,就是這樣而已.......
alwayslee wrote:
如快速自轉但人沒被離心力甩出去這點基本就很難解釋

一個高速旋轉的球能不能因此自我清潔到一個細菌都不剩???
smax155 wrote:
因為很難啊
在一個高速轉動的球表面, 要垂直的由北往南, 那難度有多高??
把那條北往南的路線, 套上科式力就知道了

光靠慣性導航很難,但是人類有各種導航手段,應該不是問題。
為什麼沒人做? 因為沒人這麼無聊 (搞不好已經有做過了也沒人知道)
White bear wrote:
光靠慣性導航很難,但...(恕刪)

每天多少飛機南北飛,
多少船隻南北跑............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