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小學二年級全班28人都答錯的題目,你會嗎?

josephteng wrote:
我會先確定我不是在火星考試⋯


是嚕,你都會希望能先確認你拿到的數學考卷上面只會因為你的數學程度而影響作答,
卻怎麼不想想學生們也會希望寫數學考卷的時候不會因為物理不好而答不出來。
原因就在於你覺得那些物理問題對你而言簡單不過,
所以你覺得就算你的數學考卷裡出的其實是物理問題,
你也能作答的很順暢。
而不會去想到其實這張考卷對學生來說可能並不合理。
這就是我想跟你澄清的點。


就好像你覺得學1+1=2的時候出現"一顆糖果加一顆糖果等於兩顆糖果"的敘述是沒甚麼問題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如果你連"1+1=2"都還沒學,你又怎麼知道"一顆糖果加一顆糖果等於兩顆糖果"?
後者應該是已經學完前者之後,才有辦法理解的事情。
但是你卻試圖用後者來跟學生說明前者的意義。
於是學生只好先把後者背起來,然後再用背起來的後者去理解前者。
這就好像今天如果我教你 1+1+1=? 的時候用 1*3=3 來跟你解釋 1+1+1=3,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
長久下去,學生就變成只會以自己的經驗去思考。
而這邊的經驗,就是過去自己因為還不了解所以先背下來的東西。
比如看到考卷上一個數學題目1+1=?
就要想一下"一顆糖果加一顆糖果等於...???...???喔!兩顆糖果!"
然後在考卷上寫2
這種答題的方式不就是學生學不好數理的最大原因嗎?
因為1+1=2你還能用糖果去聯想,
但是等到更深的數學時,你要用甚麼來聯想?
歐氏幾何時你還能用身邊的物體去聯想,
黎曼幾何時你要用甚麼去聯想?
這種學習法,越學到後面只會越覺得學不下去。
但是如果回歸我前面的方法,數學問題就用數學的方法去看。
黎曼幾何也就只是歐氏幾何的延伸而已,
少了"物理"的阻礙,不就簡化很多了嗎?
vivian93 wrote:


是嚕,你都會希望...(恕刪)

如果我在美國考數學而考不好⋯
我應該要怪是英文不好⋯
卻不反省是跑錯了地方⋯
今天老師上課有教的東西⋯
考試考出來了⋯
我可以說是記性不好不是數學不好⋯
樓主Po的題目⋯
依你來看⋯是物理題了⋯
根本不該在小學教⋯
有國字出現⋯那叫考中文而非數學⋯
因為考數學只能是1+1⋯
教數學不能教如何應用⋯
只要教如何計算⋯
這就是你對數學的定義了⋯
vivian93 wrote: 但是問題就在於,如果你連"1+1=2"都還沒學,你又怎麼知道"一顆糖果加一顆糖果等於兩顆糖果"?

你可以去問問還沒學過加法的小孩⋯
壹加壹等於多少⋯
再問他⋯
我給你一顆糖⋯再給你一顆糖⋯
那你有幾顆糖⋯
也可以去翻翻小一的數學⋯
是不是在畫蘋果而不是1+1⋯

king97878 wrote:
很簡單的數學觀念...沒啥好爭的


所以我說如果連這個都不懂千萬別自己教小孩

除非想把他的數學搞得跟自己一樣糟糕
心頭滅却

josephteng wrote:
教數學不能教如何應用⋯


就像我前面說的,
這種教法,是一把兩面刃。
對於計算跟應用都能學得起來的學生而言,
這樣的教法當然省力不少,
但是同時卻也限制了學生思考的能力。
而對於計算學得起來,但打死就是學不會怎麼應用的學生而言,
這樣的教法就是讓他學習等於地獄。
有些老師就是喜歡畫蛇添足,
明明這個東西就講到這裡就夠了,
剩下的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但是有些老師就是喜歡最後多加一段自己的意見進去。
於是教出來的學生很多都只會跟著老師的想法去思考。
加上我前面說過的,
其實很多老師的程度也沒有多高,
就好像一個程度60的老師教一個潛力80的學生,
如果老師就做好份內的事,把該教的教了,不必要的主觀意見少說,
可能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可以變成一個程度70的人(因為現實很難把潛力完全發揮的)
但是老師如果加了太多自己的主觀意見,
那學生可能最後就是一個程度55的人(因為現實也很難把別人的觀念完全學會)
也許你會說"那這個程度55的人難道不能再依靠自己的思考變成程度75甚至更高嗎?"
問題就出在前面說過的,當這個學生依靠自己的思考提升自己程度的時候,
老師卻告訴這個學生:你這樣是錯的!
就像在學9X5的時候,
明明老師只要告訴學生9X5=45就好,不必要的甚麼5個9還是9個5少說。
這樣學生可能自己會發現9X5=45,5X9=45,所以9X5=5X9。
結果這時候老師跟他說:不對!9X5是5個9,5X9是9個5!所以答案是9X5不能寫5X9!
這到底是在教學生還是在害學生呢?

當然,我並不是完全否定目前台灣的教法,
我有意見的,只是老師在程度上拿捏。
就像9X5是5個9這樣的觀念,
也許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稍微帶給學生這樣的觀念,
讓學生更能理解9X5這個東西。
但是出在考試卷上,而且還非要規定9X5對,5X9錯,
那就是我覺得有點太超過的部分了。

josephteng wrote:
你可以去問問還沒學過加法的小孩⋯
壹加壹等於多少⋯
再問他⋯
我給你一顆糖⋯再給你一顆糖⋯
那你有幾顆糖⋯
也可以去翻翻小一的數學⋯
是不是在畫蘋果而不是1+1⋯


是嘛~~所以我不是說了,
這樣的結果是甚麼?
小朋友變成用經驗在學數學。
而不是用邏輯在學數學。
這樣剛開始簡單的數學當然學得快,
但是等到越來越深,相關經驗越來越少,甚至沒有相關經驗的時候,
你要他怎麼繼續學下去?
這不就是我前面說的本末倒置嗎?
先知道我給你一顆糖,再給你一顆糖,你就會有兩顆糖,
然後才知道一顆糖加一顆糖等於兩顆糖,
最後才知道1+1=2...
這順序不覺得怎麼看怎麼怪嗎?
簡單的1+1=2可以這樣,
那請問 log2+log3=? 你要用甚麼東西來理解?
一開始的學習順序就顛倒了,
先學結果然後才學原因,
再一開始結果顯而易見的時候當然通行無阻,
問題是到後面結果不再顯而易見的時候呢?
vivian93 wrote: 就像我前面說的...(恕刪)

在背九九乘法表之前⋯

老師會先傳達一個觀念⋯
2加3遍(三個二)就是2x3⋯
然後考試考九個五是什麼⋯
看學生是否有學起來⋯
就樣也不行⋯
那請吿訴我何謂五乘三
何謂三乘五⋯

vivian93 wrote:



是嘛~~所以我...(恕刪)

很抱歉⋯
小朋友沒有數字概念⋯
所以你跟他講一加一等於二⋯
他不會懂的⋯
將來你有了小孩⋯
你可以用1+1=2來教看看⋯
如果你的小孩能理解能推出1+2=3⋯
那我就服了U⋯


josephteng wrote:
如果我在美國考數學而考不好⋯
我應該要怪是英文不好⋯
卻不反省是跑錯了地方⋯


所以嚕!
你就知道英文不好的人要考數學應該要去找中文出題的考卷。
那物理不好的人要考數學為什麼找不到出單純數學問題的考卷?
怎麼?難道物理不好的人比英文不好的人更該死嗎?
不然為什麼英文不好的人還是可以數學考高分,
但是物理不好的人數學就老是被當?



josephteng wrote:
今天老師上課有教的東西⋯
考試考出來了⋯


有教不表示適合拿出來考!
因為有些東西是為了教學方便所以這樣教,
但是拿出來當考題就不太適當了。
就像愛因斯坦在跟別人解釋甚麼叫相對論的時候會說"你在一個美女旁邊,會覺得1個小時像1分鐘,你在一個燒著的鍋子上,會覺得1分鐘像1個小時"。
這就是為了解釋一些觀念時這樣解釋,但是考試能這樣考出來嗎?
如果題目是這樣:請問當你在美女旁邊時,會覺得1個小時像多久?
你要怎麼回答?



josephteng wrote:
那請吿訴我何謂五乘三
何謂三乘五⋯


很簡單呀,就像我前面說的
5X3=?
答案就是15

3X5=?
答案也是15

幹嘛非要去問"5X3"代表的意義?
"一盒糖果有5顆,一共有3盒"這樣的描述,
對於學生學5X3=15有甚麼幫助?只是把問題複雜化而已。
更好笑的是有的題目還問五乘三、五乘以三有甚麼不一樣。
怎樣?現在真當成是考中文了嗎?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