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做出的汽車引擎能出口歐美日成為世界前四大你會不會覺得台灣汽車應該是有發展潛力?如果沒有,你會不會感到惋惜?對於台灣空調業,我就是這樣的態度。對了,供應給TOYOTA LFA跑車的YAMAHA山葉發動機他們的營收也只有300多億台幣 而TOYOTA營收去年有25兆日圓但無損山葉在該領域具有競爭力的事實。
gallant224 wrote:世界空調佔有率第一的還是泡菜 LG 那美國開利冷氣(Carrier)和日本大金排第幾呢?我給那個數字不是看營收的,都很明白說了壓縮機佔據成本的比例了,台灣根本沒機會在空調有太多機會的此外有看到格力的成長曲線嗎?這家公司是極少數真正可以走上國際的中國企業如果你想客觀討論就要拿真正有機會的,這種機率超小的何必拿出來比格力的野心是成為世界最大,且包含了國外市場的佔有率,不是那種國內第一的世界第一,且這家企業的管理等能力你瞭解嗎?真的多去瞭解才知道競爭力在那邊?我不是每個大陸很大企業都看得起的
economic wrote:那美國開利冷氣(Carrier...(恕刪) 我之所以點出格力也知道他們是這行業的王者就像冰箱我會抓出海爾一樣但是,為什麼要實力贏過格力,才有機會或者本錢做冷氣?那是不是一堆公司都要收起來賣雞排了?冷氣又不是DRAM業贏者全拿的行業我上面舉出的資訊跟例子說明台灣在冷氣的核心零組件壓縮機做的很不錯,是有發展的機會但是台灣人沒有野心,同時我上面也點出了台灣企業經常在通路環節做的不好洗衣機的話就更不用說了,東元的馬達實力有目共睹,也是該打屁股。台灣人手機做不過三星,HTC收一下好了?KONKA康佳電視的老闆以前他們的寫字樓在我們家樓上,你知道最開始他們電視是賣去哪裡嗎?告訴你,越南。做電視實力輸給日韓,要不要也收了?
gallant224 wrote:我之所以點出格力也...(恕刪) 所以你根本沒有弄清楚台灣企業想成為具備強大國際競爭力到底該有哪些要素你也沒弄清楚哪些有機會,哪些沒有機會你老拿沒啥機會的出來說拿你剛想用的汽車引擎,這台灣有機會嗎?台灣也有製造商不是嗎?為何沒有競爭力?我拿格力而不說海爾你當我沒原因嗎,這兩家雖說都大,但認真看是兩家很不同的公司的格力其實是一家當成企管研究個案相當好的案例,一家歷史不算久,一開始也是一家很小的公司,走到今天這規模是有很多可以在包含管理上能說的至於你說的台灣在某個零件上有成就,這就如同你這樓剛開始我就說台灣適合某些利基產業或產品,而不是追求國際超大企業的路一樣,企業會尋求自己的生存道路,韓國的模式不一定適合台灣,但這樣就不要拿會多大來講,畢竟是利基東西
economic wrote:所以你根本沒有弄清...(恕刪) 我那個是做比喻,你根本沒看懂或是根本沒在看.....山葉發動機跟瑞智精密有其相似之處不是某個零件,而是該行業的核心零組件 如果台灣只會做冷氣的風口葉片,我會跟你說台灣有機會做自己的冷氣?如果山葉發動機是台灣公司,那麼你會不會覺得即使內需市場確實有點小,但是有心臟支撐,還是有發展的機會?是你一直覺得打不過最強的就不要做了,不願意繼續討論下去~繼續分析下來,既然聲寶有幫大廠做家電代工,那是否在其他零部件採購上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最起碼製造成本不會輸很多嘛,這已經是好的一步。冷氣除了壓縮機之外其過濾系統也是很重要的環節,聲寶有推出自有品牌ARKDAN高端的空氣清新機這種類似技術的產品,是否在過濾系統上也能自主?
gallant224 wrote:我不是以瑞智精密跟...(恕刪) 在冷凍空調方面不管佔有率、還是技術層面等等,lg目前還看不到開利與大金的車尾燈!冷凍空調極大部份在商用、工業用、運輸用、衛生醫療用、特殊用途........甚至航空、火箭太空梭國際太空站.......等等,大多有上述二家冷凍空調界巨人的技術或產品。
gallant224 wrote:我那個是做比喻,你...(恕刪) 你還沒懂你以為的核心技術是否真的是核心技術?下面有人拿了空調的技術來說了你說的那兩家或產品,都不是真正高端的核心技術汽車引擎來說,歐洲有所謂F1引擎開發商,那個才是類似你要說的那種東西我說過很多次了,不是每一個你覺得的是有機會的,而台灣可能潛在的真正有機會的反而沒人注重台灣當然有企業或產品有機會(只能說有機會),但不是你拿的那兩項
economic wrote:你還沒懂你以為的核...(恕刪) 因為台灣超級電腦做不過人家,所以不適合做PC?因為重機做不過鈴木跟川崎,所以不要做速克達?在比較家用冷氣技術與發展的可能性,你拿工業用冷氣技術有什麼意義呢?實在不懂你的邏輯,一定要很頂尖實力媲美格力海爾,才能進入該領域就是了。(跟你說過了冷氣行業並不是贏者全拿的行業,即使世界第一的冷氣公司市佔也才剛過10%)說到工業用冷氣台灣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不對,是已經是有一席之地了 除了東元之外1998年台灣的國祥製冷做出的工業用空調是兩岸唯一通過美國核能部檢驗進駐廠區的1999年就成為世界前三大列車中央空調廠商了2003年國祥製冷是第一家在對岸股票上市的台資企業同時他們也是浙江最大的中央空調廠商哈伯精密工業從台中大肚山精密機械聚落出發,一路征服到鄰近阿爾卑斯山的德國、瑞士等客戶,其背後的秘密。每月出貨超過三千台精密機械用溫控設備,「哈伯是全球高階溫控設備產能最大的廠商。」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總幹事黃建中透露,每次赴日展覽,關東精機、大金空調等競爭者,都會到哈伯攤位刺探敵情。日本前十大工具機廠,就有七家跟哈伯做生意,連全球最頂級印刷電路板(PCB)鑽孔機廠瑞士波沙勒斯(Posalux)、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及蘋果(Apple)供應鏈專用設備廠所用的高階設備,全都要靠這位溫度解決專家。然 後 你 仍 會 覺 得 台 灣 不 適 合 做 冷 氣有機會的行業自己人都覺得沒機會了那就當然會沒有機會台灣具有壓縮機、大型中央空調系統、工業高階溫控等技術但仍舊不具備進入家用空調行業的條件 這些都不是核心技術,什麼是核心技術?乾脆說以色列雖然有IDE海水淡化技術公司 但是不適合做家用飲水機過濾器好了真是有趣題外話,YAMAHA的確是F1引擎開發商而跑車的設計思維與家用車完全不同,製造經驗也是南轅北轍。充起量與毫無汽車工業基礎的國家來比跑車大國的學習曲線會短很多,有幾個東歐與中東超跑車廠就是無家用汽車工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