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今天十月二十五日, 是台灣光復節. 當初打了八年的戰, 才光復台灣. 對當年那些參於對日抗戰的官兵們 致最高的敬意

dj ozma wrote:
敬啟者:有人連找到的...(恕刪)

用中文是因為要騙看得懂中文的人,當年日本是向美國投降,受降人是麥帥
然後麥帥將台灣交委蔣介石託管,正確來說當是台灣還是屬於聯合國的
像伊拉克一樣,聯合國需要在台灣扶植一個政權,才能放手。不過並沒有這麼做

最近在中國看他們相關的電視劇,對日抗戰時,蔣介石軍隊幾乎不打仗的,還用焦土策略
不過在這邊是講共黨三分抗日,想來很好笑,歷史課本裏以空間爭取時間原來是這樣的!!

這兩黨實在沒用,真正打敗日本的是那兩顆原子彈,還說是抗日英雄
哇..只是一個台灣光復而已..可以弄這麼多東西出來呀..
其實我只在意..怎麼不放假><
1945 年 10 月 24 日, 聯合國成立.
1945 年 10 月 25 日, 台灣的安藤總督向盟軍投降.

請注意其時間關係.

另外, 美國是有打算推翻蔣介石成立一個親美政權,
曾經策反過陳誠跟孫立人, 結果都沒有成功.

那時候蔣介石從成都搭飛機飛往台北, 有被解放軍鎖定過,
毛澤東下令放行.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rjshiu wrote:
尊駕是突然繃出來插話的嗎?
本來是已經懶得繼續幫你們糾正觀念了,但看你的觀念扭曲成這樣,實在於心不忍。


坦白說,看到你在公開的討論串一再指鹿為馬,模糊焦點,
本來是擔心怕誤踩地雷被版大停權,但看在你的歷史觀如此扭曲,且毫無任何法律常識,竟敢在公開的討論區大放厥詞,
實在於心不忍。

rjshiu wrote:
再重申一次,有沒有效都不是小弟認定的,小弟都是依據事實與條約內容引述其中的主張。
OK, 假設開羅宣言通通就如你說的是無效的,只是記者編造出來的一張新聞稿,
甚至是登在報紙上的假會議決議。


錯!!我的原文是
其會議是否有其共識,只要看其所謂的開羅宣言無與會者簽名即可看出端倪,
一張沒有人簽名的文件,連稱作新聞稿的資格都沒有,
只不過是張無效的文件.

你是看不懂正體中文呢?或是故意扭曲我的原意??
請正面回應您過去的發言:
而是開羅宣言這樣宣告,日本沒有異議,英美也沒有異議,因此不生爭議,不需另訂條約
所謂的開羅宣言,並無任何元首簽署,請問:無人簽署的宣言,是否等同您所說而是開羅宣言這樣宣告,日本沒有異議,英美也沒有異議,因此不生爭議,不需另訂條約??請正面回應不要模糊焦點.

而您一再宣稱:但請您明察,承諾要履行開羅宣言的波茨坦宣言,有美國總統簽名,他也代替英國總統簽名。而之後的日本降書,接受所有波茨坦宣言條款,也就是,接受履行開羅宣言條款
先不就《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在國際法上是不是有效的條約,單就你以上的發言即可知道,你不僅不熟近代史,更顯現你法律常識的無知.
承諾要履行開羅宣言的波茨坦宣言,有美國總統簽名,他也代替英國總統簽名一句,我可以相信你是筆誤,把英國首相誤寫成英國總統.

但歷史的真相是所謂的波茨坦宣言僅美國簽字,當時英國首相因為敗選趕回國內(之後發表著名的落選感言:「對傑出內閣首相無情,是偉大民族的象徵」1998年12月被落選陳水扁市長引用),美國總統杜魯門代簽,後查證發現,杜魯門並未獲邱吉爾授權簽署,而中國代表蔣介石,因未出席該次在波茨坦的會議,其會議後的宣言由電報確認,但經蔣介石確認後的宣言,美方又有更動,但未知會蔣就發佈,故「波茨坦宣言」實際上僅一人簽字。

另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實際上是否符合國際法上的有效條約??
由條約的成立要件來看。
這兩個宣言並不符合條約締結的交涉、簽署、批准與換文程序,
美國國會也未批准此二宣言,
且日本國更未參與該兩次會議,
條約並不能對參與締約國外的國家課以義務,
故,上述兩個宣言並非國際法上有效的條約,
充其量只能稱這兩個宣言為會後共識,
然由其參與國家的會議後簽署狀況看來,
這兩次的宣言稱作共識都還勉強.

而你以日本投降書中的接受波茨坦宣言一言咬定波茨坦宣言的存在,
但你卻對之後的舊金山合約及日華和約卻視而不見??

rjshiu wrote:
這問題只要使用最基本的契約觀念來解讀就夠了,若有人跟你簽約時,還要你追認一份你從未簽署過的文件,
請問你當場不會拒簽嗎?
而一旦你簽名了,不就代表你同意追認該份你從未簽署過的文件,也應被視為你簽署過的契約的一部份嗎?

錯!!日本向同盟國投降後與同盟國各國締約才是正式的合約,不然當時的中華民國何必與日本再簽署日華合約.

rjshiu wrote:
開羅宣言就是如此主張,這不是小弟個人的主張,尊駕您咬小弟也沒用。

台灣澎湖是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後與日本締約同意割讓與日本,是符合國際法的正式條約.
開羅宣言是開羅會議後為達共識的無效文件,只是歷史過程的一部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