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泰國機場快線及市容 似乎超越台灣…


kuago wrote:
都更也要看地區
其實台灣給容積給的太高了
大馬路邊可以給一點
但有些小巷弄內的也給一堆
台北的都市景觀其實越來越雜亂

還有並不是蓋新大樓就好
有一些都更的地方本來是充滿樹木的日式或西式別墅
這代表了是把台北的綠地換成高樓大廈
看似土地獲得較高的利用
但事實上過去綠樹造成的效應更大更多人享用(生態、溫度...)



台灣容積率太高?

還好吧,香港,東京,甚至次級都市的大阪,岡山(日本的岡山,不是高雄的岡山)高樓都比台北還要多

而且日本建築物雖然沒有過度花俏,但是很整齊美觀

opelisc2000 wrote:
台灣容積率太高?還好...(恕刪)


香港是到處蓋大樓
但日本不是吧?
日本除了是中心或大馬路外
許多巷弄都只是低矮公寓或是別墅
而別墅也都有保留開放空間
而不像是台灣有的話也多是違建鐵皮加蓋

我說的是小巷子裡台灣也可以蓋大樓
而以前的別墅區後來庭院都沒了
不是把庭院蓋滿成四五樓以上的別墅
就是蓋成五六樓甚至十幾層樓以上的公寓
越蓋越亂
以前還算整齊一點

jeremyfan wrote:
台北市在日據時代早已...(恕刪)


話說花博的用地
幾乎都是日本時代就規劃成公園的地方

其實重複去整理原有的公園有點浪費
當時因該規劃在台北其他廢棄空地
趁花博來建設這樣就多一塊公園綠地了
而不是為了花博原本的公園的樹木都移走...XD
wrote wrote wrote:

kuago wrote:
香港是到處蓋大樓
但日本不是吧?
日本除了是中心或大馬路外
許多巷弄都只是低矮公寓或是別墅
而別墅也都有保留開放空間
而不像是台灣有的話也多是違建鐵皮加蓋

我說的是小巷子裡台灣也可以蓋大樓
而以前的別墅區後來庭院都沒了
不是把庭院蓋滿成四五樓以上的別墅
就是蓋成五六樓甚至十幾層樓以上的公寓
越蓋越亂
以前還算整齊一點

香港因為發展飽和,加上腹地不構,只能以高樓來取代土地不足

而且也牽扯到西化問題,香港西化較日本嚴重,連住的觀念也不同,香港居民以大樓為主,日本則以透天為主

至於東京目前發展不像香港飽和,東京還有不少未開發的農業地帶,所以大樓群只集中在六本木,新宿,和車站周邊的八重洲地區

opelisc2000 wrote:
香港因為發展飽和,加...(恕刪)


這跟西化沒關係吧?主要是土地不夠人又太多
英國本身並沒有什麼高樓大廈
其實香港界內也是有許多農地的
只有香港島本身已經飽和

我還是覺得跟政策有關
台灣在日治時期除了是中心的街屋外
幾乎都是獨棟建築
是戰後政府沒有規畫那些土地可以蓋公寓
那些土地可以蓋獨棟房子
一整個失控
尤其是本來就是獨棟房舍的地區
都被"更新"掉了..被整合成大樓
或是一個別墅的土地整個蓋滿成小公寓
新都市計劃的土地
容積和建蔽放得很開
當然大家都蓋的滿滿

說台灣土地少人口密度高
但台灣甚至台北還有許多土地可以利用
只是沒有好好加以規畫利用而以
經常很多人以為外國土地大才能有獨棟房子
但你如果去過外國就知道
雖然他們的土地大
但大家住的地方都集中在一個中心都市..還是很密集..其他大片土地沒什麼人住
主要還是靠都市計劃
台灣就是輸在都市計畫,比較成功算是高雄和台中,高雄市三多和獅甲幾乎是商辦和百貨,左營以住宅為主,中正路以小型商辦大樓;至於台中市商辦和百貨在中港路一段,學校集中在西屯區

都市計畫最差算是台南市,除了永康還比較整齊一點,中西區號稱是古都,卻冒出不少大樓,反觀重劃區東區大樓卻少得可憐

還有台灣不是容積率高,是該高不高,該低不低,例如小巷子蓋很多大樓,然後真正市區,大樓卻少得可憐,台北市很多犯了這種毛病,信義區的大樓除了101以外,其他不超過35樓,比高雄市三多一帶還慘,更遑論比不上東京
opelisc2000 wrote:
台灣就是輸在都市計畫,比較成功算是高雄和台中,高雄市三多和獅甲幾乎是商辦和百貨,左營以住宅為主,中正路以小型商辦大樓;至於台中市商辦和百貨在中港路一段,學校集中在西屯區


都市計畫最差算是台南市,除了永康還比較整齊一點,中西區號稱是古都,卻冒出不少大樓,反觀重劃區東區大樓卻少得可憐


還有台灣不是容積率高,是該高不高,該低不低,例如小巷子蓋很多大樓,然後真正市區,大樓卻少得可憐,台北市很多犯了這種毛病,信義區的大樓除了101以外,其他不超過35樓,比高雄市三多一帶還慘,更遑論比不上東京

最扯的是板橋民族路
容積率低到感覺不像在市區的大馬路

opelisc2000 wrote:
台灣就是輸在都市計畫...(恕刪)


另外一點... 比較有關道路方面
台灣的都市計畫的骨幹都是在日本時期開始
台南市都市計畫做不出來
主要是日治時期的時候台南就有一定的發展(滿清時期就開始)
因此新開的道路大多需要拆房子
而道路也不敢畫大..需要拆的房子太多

而台北台中和高雄
像是台北的西區除了大稻埕和艋舺都是幾乎新規劃的
東區在以前都是農地..日治時期規劃好,但到戰後才完全開發
而台中和高雄是日本時期才發展起來的城市
本來就是農地或荒地建成的
甚至高雄的舊市區大半是填海出來的"新區"
台北東區、高雄和台中會感覺好一點
因為他們這一百年內幾乎是從無到有發展出來的

其實日治時期規劃的都市大至上市中心的道路還算筆直
尤其是"五州"首都的市中心都市計畫還算可以
還有其它當時較大型都市的基隆
而一些日治時期就沒規劃的都市
在後來才興起的都市...新北市..桃園...看哪些道路的樣子
這二十年來的新區是好一點

seaman0601 wrote:
可惜我們台灣是停滯+...(恕刪)


這對於國策就是投資西進對岸的台灣而言好像也很正常
至於陸客來台 老早就算過陸客來台經濟貢獻比任何一家面板廠還差的事了
經濟停滯兩萬二也該算歡喜做甘願受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